理解用户⥤学习笔记1

1心理账户

人们最容易花钱的心理账户有哪些呢?主要有三个:意外所得账户,也就是常说的“来得容易去得快”;情感维系账户,也就是常说的“谈感情,伤钱”,和零钱账户,也就是常说的“指缝大的人,漏财”。

图片发自简书App

2.语义效应

什么叫语义效应?我举个例子。

有个基督徒问神父:神父,请问祷告的时候,可以吸烟吗?神父痛斥他:当然不可以。祷告的时候必须非常虔诚,怎么能吸烟呢。这个基督徒想了想,换了一种问法:那请问神父,吸烟的时候,可以祷告吗?神父说:当然可以,孩子,在任何时候,你都可以祷告。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有意思。同一件事情,不同的问法,截然不同的答案。为什么?因为这“同一件事情,不同的问法”所表达的“语义”,是不一样的。

语义效应,是专门用来破解或利用“损失规避”心理的格斗术。损失规避,让人们非常厌恶“失”,而期待“得”。语义效应,就是通过调整叙诉方式中“得失感”,影响语义,可以使人做出截然不同的决策。

3沉没成本

我们对待“沉没成本”,也就是已经发生、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最理性的态度,应该是忘了它,而只关注未来收益和未来投入的性价比。但用户,总是不理性的。那怎么办呢?你可以试着“对冲”他心中的“沉没成本”。

开了家自助餐厅,但又怕被吃穷,怎么办?消费者“扶墙入,扶墙出”,其实并不是为了美味,而是为了一种“把沉没成本赚回来”的心理。通过发优惠券的方式,用新的获得感,“对冲”他心中的“沉没成本”的失去感,能有效地降低“我一定要赚回来”的心理。

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是理性的,现在看来,理性是多么稀缺的品质;而不理性,居然是如此丰饶的商业沃土。

图片发自简书App

4锚定效应

40度的水,是热水还是凉水?这取决于你之前的体温;这顿饭,好吃还是难吃?这取决于你的饥饿程度。所有的感受,都是相对的。通过设定、改变、移除用户心中的参照物,达到影响用户评价体系的方式,就是“锚定效应”。

其实,又何止是商业。你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何尝不是通过比较得来的感受呢?所以,你人生的那只“锚”,设对了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