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们对网络的依赖,诞生了各种网络用语,“网红”也越来越多,有网红的店,网红的人,都可能是无心插柳,被发到网上就迅速红了起来;也有的是自己制造,后来真的成了网红。
那段时间看完《我的前半生》,取景地点就在魔都虹口区,喜欢凑热闹的我去看一眼酱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果然,大家和我一样,都喜欢凑热闹。突然想到,鲁迅和外国人,对我们的评价:看客,爱热闹。抢红包在中国为什么那么火?排队的人一波又一波。那时,一个路过的大妈问我:“小姑娘,你们这是在干嘛呢?喝粥么?(旁边有家粥店)。我看到这里持续好久了,每天都我很多人来排队,从上午排到晚上,那么好吃啊。你们吃什么呢……”她不明白的,走了……
我真的去喝粥了,没有排队。电视剧果然是最好的广告。只要电视剧火了,里面的取景地点,甚至道具都可以迅速火爆。例如《人民的名义》里达康书记的茶杯……;明星效应也是蛮厉害的,例如鹿晗拍照的邮筒,我有朋友很喜欢他,去场景还原了一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幸好当时,人超级少,毕竟一年后,喜欢的已经凑过热闹了,不喜欢的也不会去凑热闹。万万没想到,他又去和邮筒拍照了,掉漆的邮筒二次火了,排队依旧long l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