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党正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八项规定自出台以来,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重要标杆。作为党员干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仅是一项纪律要求,更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而中央八项规定的核心正是反对“四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因此,党员干部必须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坚持群众路线紧密结合,以优良作风赢得群众信任,以实干担当服务人民。
站稳人民立场,深刻认识中央八项规定与群众路线的内在联系。中央八项规定的每一条内容,都体现了党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宗旨。“改进调查研究”,要求干部真正深入基层,而不是走马观花;“精简会议活动”,防止以会议落实会议,脱离实际;“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奢靡之风,与群众同甘共苦。这些规定绝非简单的纪律约束,而是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我们党之所以能历经百年风雨依然生机勃勃,正是因为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中央八项规定正是这一理念的制度化体现,党员干部必须从政治高度认识其重要性,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实际行动。
深入基层一线,以务实作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能停留在文件传达和口头表态上,而要在服务群众的具体实践中见真章。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党员干部要真正做到调研“沉下去”,不搞提前安排路线,不搞层层陪同,直接走进田间地头、社区小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掌握真实情况;做到办事“实打实”,对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建立台账,限时办结,杜绝“踢皮球”;做到决策“接地气”,听取群众意见,防止政策“一刀切”或脱离实际。只有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到一件件民生小事上,才能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作风转变的实效。
弘扬优良传统,以清廉文化滋养干群鱼水深情。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既要靠制度约束,也要靠文化浸润。党的历史上,王进喜同志坚持“特殊补助一分不要”、“额外待遇一概不取”原则,焦裕禄同志制定“十不准”原则,坚决抵制干部特殊化和不正之风,这些事迹深刻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作风本色,至今仍为党员干部提供镜鉴。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应当传承这种精神,生活上淡泊名利,远离奢靡享乐,保持艰苦朴素本色。工作上担当奉献,多想想能为群众做什么,少计较组织该给我什么。情感上贴近群众,把人民群众当亲人,用辛勤换取群众的幸福。当每一位干部都能做到“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中央八项规定就真正化作了党群之间的连心桥。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本质上是回答“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群众满意永远是我们工作的最高标准。新征程上,我们要以中央八项规定为镜,照一照是否真正做到了与群众想在一处、干在一起;要以群众路线为尺,量一量还有哪些作风问题需要改进。唯有如此,才能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更强生命力,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