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二胎开放以后,身边真的不乏七大姑八大姨,还有各种好朋友的催生,有人是没有脑子的人云亦云,也有的是真的出于善心,出于为了所谓的“为我好”,只是,抱歉,这个为我好的出发点不是我,只可惜他们没有考虑到,这是不是我要的!因为,为我好,那出发点必须得是我,我认为好,才能让我有动力去做,不是吗?
笔者不才,是目前比较苦逼的80后,育有一子,真是上有老要养,下有子要育,双方老人身体不好,目前这个娃是亲自带大,平日工作,女性撑起家庭的半边天,工作之余,养娃,育儿,培训班,陪娃吃,陪娃学,陪娃玩!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度提升,养育孩子不再是父辈,或者我们祖父辈那样的农耕社会,一个孩子稍大一些那就是妥妥滴一枚小小劳动力,记得童年时候,上小学,妈妈跟我说每年开春她们去拔草,然后回家晒晒,然后用手搓成麻绳去集市上卖,而我的姨们,和妈妈都是从7-8岁就开始做这样。那时候,孩子多,家里挣的公分多,吃的也多。可是现在的养育成本,真的是足足压垮一家人,其实返观我们国人,真的在教育上面,无论哪个阶层的,无论再有能力的,都想着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到孩子最好的教育。所以也有了贫困家庭的呢,砸锅卖铁,富裕家庭的就是削尖了脑袋想移民,出国,而所谓的中产真心是一个伪概念,不好生病,因为每天一睁眼全是房贷,车贷,娃的辅导费,老人的医药费,这样的情况下,连假期都不敢请,何况跳槽?谈什么自己的梦想?
再说生娃这件事,已经有一子,如果再来一子,养育成本增加了,但是呢,还是养儿子的路子再走一遍,养育的成本增加了,可是快乐并没有翻倍,可能还要处理2娃的纷争!如果养一个女儿,是惊喜,可是呢,考虑一下社会对女性的宽容度?万一女儿一不小心读了博士,然后在个人生活上没有实现世俗价值观的结婚生子,是不是也要背负歧视与骂名度过一生?而我们作为父母,是不是也要被人戳脊梁骨过一辈子?不是我们虚荣,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人都是有想被尊重的需求的,难道不是吗?
Ok,可万一这一切都是正态发展,她就是一个本科毕业,我是不是也面对她成为一个家庭主妇,生儿育女的种种?一辈子当做珍珠养育的孩子,最后也就是个平凡的路人,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平凡的路人,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可是却耗费了作为父母人生最美好的韶华…与其这样,花更多的时间精力陪伴现在的娃,不好吗?不香吗?
肯定也有杠精说,为了给现在的娃一个伴,好吧,说这话的请给我举个例子呗?哪个父母能做到一晚水端平?哪个儿子在娶了媳妇,还能跟自己亲生的手足掏心掏肺的?不能说完全没有,但是概率太小…反观,被老二抢走父爱母爱,被忽略的老大出事的几率更大;反观为了推托赡养老人,或者争夺父母资产的大打出手,对簿公堂的更多…与其这样,我不如用省下养二胎的钱,让自己老年以后,组团和类似状况的一起养老,它不香吗?毕竟在我国一母可养七儿郎,七儿养不起一老娘!跟我谈养儿防老就免了吧!我们80后从来都没有养儿防老的想法的!
归根结底,生不生也是每个小家庭的决定,尤其是女性自主自愿的前提下。生孩子是女人最大的自律,没有对等的三观,没有足够的财力,还是三思而后生。曾经听说杭州一个职业是公司财会的男士,因为二胎的出生,经济拮据,让他动用了公司的钱去赌博,最后,卖房还债,甚至进局子的!听说是他70多岁老父亲向公司老总下跪,提出卖房还钱,才免去牢狱之灾…不用蹲监狱了,但是生活的一地鸡毛却还要继续,你说这是福还是祸?没有足够优厚的保护女性的社会福利,没有优厚的育儿的福利,真的是为了响应20年继续的人口红利而去生娃,可能就是另一波韭菜,等待房地产,母婴市场,教育市场来收割…一个娃是雪中送炭,是必备,再多了那都是锦上添花!毕竟我穷,我养不起!相当韭菜被人割,可是没那个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