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那些曾经我们觉得匪夷所思的事情,在今天好像渐渐变得很常见。比如,以前人们一说就怕的“抑郁症”,近几年不停地出现在人们的视角里,也不停地对我们身边很多人的生活产生影响。
我们习惯于以局外人的身份看着世间的悲欢离合,却好像很少有人静下来好好寻找,那些让他们生病的根源所在。
陈百忧,一个从业12年的三甲医院精神科医生,曾经治疗了很多的患者,可是也曾因为患者陷入抑郁之中,她的口头禅是“谁还没个犯病的时候”。她把她这些年从业的一些案例整理成了故事,为的就是让看到故事的人,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世界,理解我们自己,更多的是,我们每个人可以允许自己有时候的情绪低落,我们可以不用每天都很开心,然后对自己少一些责备。
01 我们在对抗的是一个比我们强大很多的东西
人生在世,我觉得最大的困难就是承认我们对一些事情,确实无能为力。但是这和我们平日里接受的教育好像不一样,我们却总是被告知,人定胜天,所以拼了命地想让自己无所不能。
然而,这样的想法本身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作者在和一群患者接触的过程中,也曾遇见这样的无能为力。故事的主角叫王娜,一家奢侈品店的店长,长得十分的美丽,也十分地精明能干。然而这样的一个人,竟然被男人情感操控了十几年。
当我们翻开王娜的故事,讲述的其实是一个从小爹不疼娘不爱的孩子,在陌生人的那句“这个小孩子是谁?”之下,她迷失了她自己。这一迷失,便把她自己弄丢了很多人。
长大后的她并没有找到“我是谁”的答案,反而在这个寻觅的过程中,遇上了前夫。那是一个和父亲有点像的人,好吃懒做,家暴倾向,可是还是在一起了。
在一起的原因,竟然是在王娜逃课打游戏的过程中,前夫在游戏里经常在她最无助的时候救了她。这让她想起了生命中的很多个无助的时候,那时候没人向她搭把手,而这一次有人救了她,所以她把它当做救命稻草了。
婚后的生活开始和当初想象的不一样了,前夫的不忠与懒惰,让他们之间频频爆发矛盾。最后丈夫总会低头求和,然后就这样过来了。可是,后来越来越频繁的矛盾,让她身心俱疲,但她始终不敢开口说结束,因为这是她的救命稻草。所以她抑郁了,她来看医生了。
她的抑郁症的治愈也很戏剧化,长大后的她在某一时刻遇见了曾经把她抛下的父亲,父亲给了她一笔钱去买点好吃了,她用这笔钱买了一件裙子,弥补了童年里缺失的来自父亲的爱。
再后来,她遇见了一个真正可以托付终生的人,当她打算好好活着的时候,命运却开了另一个玩笑,她得了脑瘤。后来她走了。
身为医生的陈百忧,看不懂这样的人生,换作是我们,也看不懂。所以,曾经的我们,总是期盼着长大,可是,真正地长大真的好难。
好多事情我们都无法理解,好多的人我们也无法理解。从小到大,也没有人告诉我们,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人生与未来。只是那样的时候来临时,我们却总是那么的无能为力。
02 过往的人生皆篇章
可是,这就是人生啊!每当这样的时刻来临时,其实我们可以不用那么地勉强自己,每件事都要解决,每件事都要做好,每个问题都要找到答案。我们人生的每一个过去,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是属于我们每个人的篇章。那里都有我们每个人专属的那一份书写。
比如,书中的“猫爸爸”卢伟,一个家境很好的人,却只能在精神医院找到他的归属感。他爱猫,看到它们就会让他想到小时候妈妈把他丢给爸爸的那个场面。
在他的妈妈看来,不告别的人生或许不伤感,然而却在卢伟的内心留下了被抛弃的印象。他一直留在那一天没走出来,哪怕后来他长大了。
他一直都想迈过那道坎,可是就是迈不过去。迈不过去之后他就喝酒,喝坏了身体就养着,养好了又继续。最后,他发现他的归属感只能在医院里。所以他便搬了进来。
他爱养猫,把猫像孩子照顾,就像照顾当初那个被遗弃的自己。那些年心里的缺失,他想用这样的方式弥补那个小孩。
其实,就像作者说的,卢伟或许可以学一下猫,记忆力差一点,遗忘性大一点,把曾经那个被遗弃的自己忘了,然后好好地活着。
每一个人的过去,都会经历手足无措的时刻。甚至可以说,能力越强的人,曾经经历过这样的时刻越印象深刻。那些无能为力的时刻,可能会促发你不停地努力,让你一路向前。
同时,那些无可奈何的体验感,在很多个午夜梦回的时候,其实我们可以不用记起,不要老是记得那些年那个弱小的自己,但凡过往,皆是你人生的篇章。
03 理解,是我们的百忧解
在作者的故事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两个女人的故事,一个叫赵文娟,一个叫李雪。她们都是在生完孩子不久后便被诊断出患有精神疾病。
赵文娟的老公嫌弃她,婆婆不待见她,把她扔医院后就不管了,甚至于后来说费用太贵了想把她转到一个乡村的医院里。
在赵文娟期待家人到来的很多个日子里,他的家里人也没怎么管她。所以后来甚至都不知道她去了哪里。在她的后半辈子里,或许就这样半梦半醒地活着吧。
而李雪的结局却不同,她的丈夫在她生病的时候,并没有嫌弃她,反而更加周到地照顾她。甚至于李雪发病时,当众打了丈夫,丈夫也依旧忍着,不躲不闪。后来,李雪的病情真的在慢慢地康复中。
人生一辈子,谁没遇见个什么大事呢?只是,当我们遇见这些大事的时候,当我们自己无法靠自己努力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便是来自家人的理解和帮助。对于精神病患者来说,更是如此。
而对于大部分的精神病患者的家属来说,他们最期待的却是希望他们没病。这两者的不同的出发点,注定会让一些患者的人生从患病之后,变得凄凉与悲哀。
我们总想着找到解决一切事情的百忧解,很多人却不知道,真正的百忧解是我们的理解。理解我们自己,理解身边的人,理解我们人生遇见的所有的不如意。
别慌,谁没个患病的时候呢?别慌,其实,我们可以不用那么好。别慌,其实人生真的不止一种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