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之后,大家似乎都很忙,有的时候我们甚至不知道到底在忙些什么?但目的好像都格外统一的:挣钱。是啊,钱很重要,我们都是现实主义者,没有物质做基础,干什么都没有底气,爱情也不例外,就如《小时代》顾里对顾源说的那句话:没有物质的爱情就像一盘散沙,都不用风吹,走两步就散了。毕业之后,我们在挣钱的道路上一往直前,走着走着,却忘了最初的自己,以至于现在让你坐下来看一本书或者去学校教室上两节课都已成为遥不可及的奢望,就算有机会让你在教室待上一天,你会怎么想:好无聊啊,坐不住,还不如出去转转呢。我们终归还是败给了那颗浮躁的心。
从小带大我都不是拔尖的学生,甚至因为不理想的成绩,在中学时期有很长时间的自卑时期,不敢发言,不敢和同学们说话,但很奇怪,不是优秀学生的我怎么对校园会有那么深的情结。工作之后因为住在山大附近,有更多的机会去学校,尤其是下班之后,骑着自行车,找个公共教室,带上两本书,背着背包,嫣然一副学生样子,我喜欢这样的状态,无论什么时候,永葆求知之心、好奇之心。
前段时间因为参加北京马拉松,忙着锻炼准备,很久没有去学校看书,再加上报考了10月份的编辑记者从业资格证,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施加了压力,人啊,有时就得对自己狠一点,于是上周五下班后,我拿着书本,骑着自行车,直奔山大逸夫理科综合楼,记得第一次来这儿还是几年之前同学带着过来的,说这里比较安静,上自习课的人相对较少,从那之后每次去学校上自习,我必选择这儿,坐在宽敞宏亮的阶梯教室,打开书本,看着周围的同学默默的看书,做题,你会有别样的感受,好好享受这一整块的时间,如果在家里或宿舍,肯定被其他东西干扰,学习效率低下,而在学校,这两三个小时你可以不管任何事情,只需静静的看书,思考,做笔记就可以了。我算了一下我一般晚上7.30左右到学校,晚上10.30离开,每天3个小时,天呐,这是多么宝贵的3小时,如何坚持一个月,2个月,甚至一年,会多学多少东西呢,我再感慨每天的时间都不够用的时候,那么这3个小时对我来说是多么可贵。
我尝试了几天这样的状态,使我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从学校回到家,洗刷洗刷,敷上面膜,关手机睡觉,早晨五点半起床,去公园跑步五公里。开启全新一天。
至于那些不开心的事,没事啊,跑步出出汗一切还得往前看不是嘛?告诉自己在生活中要做有“钝感力”的人,什么是钝感力呢,简而言之,就是迟钝的能力,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一书中告诫现代人不要对日常生活太过敏感,"钝感力"是非常必要的,这里的“钝”,不是脑子上的反应迟钝,而是对于外在的人、事、物要宽容一些,大度一些。
比如说在公司两位员工被老板批了,A同事越想心里越难受,觉得好丢人啊,可能一个星期还没走出挨训的阴影;而B同事就想:挨批就挨批了呗,想想为什么挨批,如何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领导批评我也是为我好嘛,好好睡一觉,明天该干嘛干嘛,第二天仍然开开心心上班去了。你看,同样是领导的批评,造成的影响就会有那么大的不同,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适当迟钝一些并不是坏事,《钝感力》这本书是上周在学校利用一个多小时看完的,我想如果在家里看,估计一个周也不一定看完,这就是为什么我会来学校看书的原因之一:效率。
当走在校园里,有时还会碰到有人喊:同学,请问XX楼在哪里。有一次就有同学问我读研几了?我也只好笑笑说:不好意思,我已经工作了。但心里很开心,起码表面上看去还真像个学生样,哈哈,起码保养的还不老。我喜欢坐在教室翻书本的感觉,喜欢那种安静和单纯,白天上了一天班,回到家吃吃饭,然后去学校学习,总结一天的收获,规划一下明天的安排,不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吗?“读书无用论”不只被多少人挂在嘴边,我不敢苟同,我相信“书到用时方恨少”,等到有用的时候再读就晚了。所以我不在乎别人说什么,做什么,只要是我发自内心想做的,我一定会做,至于值不值得,别人只是旁观者,他不知道你到底经历了什么,所以裁判是你自己。
我喜欢校园,喜欢坐在教室里学习的那份踏实感,尤其是工作之后,再次坐在那里和学生时代的感觉完全不同,现在的感受:无关功利、无关卖弄、无关虚荣,只是因为喜欢而已,还好,初心还在。那么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