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多月前就计划五一去董阿姨家玩。刚放假第一天,我们驱车3个小时左右,到了期盼已久的地方。
董阿姨家的房子很大,一层有三间,有两层再加一个阁楼,他们村的房子很多都是这样。这让我不得不感慨,现在农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很多。董阿姨告诉我们,她家房子是2018年修建的,花了50多万,这还不算多,在村头那个看起来更漂亮的那栋,花了100多万。在乡下,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实属不易。
董阿姨门前有一块地,地虽小,种的东西可不少。有整片的小麦,现在是青黄的,颗粒饱满,整齐的排列着。如果不是摸了一下,感受了一下,远看真像是假小麦,太漂亮了!韭菜长的很旺盛,因为没人吃,绿油油的任其疯长。大豆和豌豆貌似只有一小块,但可以摘很多。从田间刚摘下的豆子,立马下锅,非常的甘甜好吃。还有一些树:两棵桃树,现在已经结了很多小果子,估计再过1~2个月,果子就成熟了;几颗橘树,也结了很多的果子;柿子树,栀子花树等。还有一些不知名的树和草。。。
吃完午饭,我和女儿到处闲逛,走着走着,发现几家院子里有很多鸡,其中有我们想了很久却没买到的小鸡。女儿兴奋的看着这些小鸡活动,真想立刻冲进去捉两只毛绒绒的小鸡呀!看了会,继续往前走,没走几步,在对面的小池塘里发现了几只大鸭子,正在水里嬉戏。它们嬉闹了一会,就上岸,可能是在岸上找吃的,到处寻觅。过了一会,它们又成群结队的往小池塘走,然后一个个的排队下水,妹妹感慨到,没想到鸭子都这么有秩序!
挖蚯蚓钓鱼;在田边找野树枝锯,然后做成小木棍;在田地里帮忙摘豆子;上集市买小鸡小鸭,从田地里折青菜叶喂它们吃;清晨跟着董阿姨的老公刘叔叔去河里起虾子;看着稻谷怎么通过机器变成米;沿着田间小路欣赏成片的麦田和油菜田,还有这里的特色——荷田。只可惜,现在只长出了小荷叶,还没到最繁盛的时期,成片的荷叶荷花,还有莲蓬。。。
晚上,董阿姨恨不得把家里所有好吃的东西都弄给我们吃,炖了从邻居家特意买的土鸡,炒啤酒野龙虾,烧野鳝鱼,还有茭白打鸡蛋汤,特别的鲜。。。
吃完饭,我们去村边散步。走出门外,看着蔚蓝的天空,月亮和星星毫无遮拦的尽收眼里,天地间开阔的让整个身心都很放轻,应该说几十年都没体验过这种自由的释放,不被压挤的感觉了。一路上,董阿姨给我们介绍相关地方的一些故事,遇到熟人,她都主动亲切的打招呼。有个邻居问她,这些人是谁(指我们),阿姨笑着说,“是我女儿”,然后加了一句家乡话。我知道是什么意思,儿子不懂,就不停的问阿姨是什么意思,阿姨说,是可惜没那个福气。我接着对阿姨打心里说:“遇到您,是我们的福气。” 我不知道她听到了没有。。。
第二天,我们带阿姨和刘叔叔去了瞿家湾,红色革命基地,《洪湖赤卫队》拍摄地。其实,我对这些不是很感兴趣,可能年纪大了,已经没有以前那种激情,现在只想,把自己过好,让家人过好,不给国家添乱,这可能是我这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老百姓能做的吧。刘叔叔祖辈是革命烈士,他自己曾经也是名海军,所以他对这些很感兴趣。在瞿家湾听着讲解员讲相关的历史,刘叔叔都能说出个一二来。看着他们高兴,我也觉得很开心。
乡下生活虽然很惬意,但是也只能呆一两天。这里都是留守的老人和小孩,年轻人几乎都出去打工了。体验之后,就有种莫名的空虚、无聊,还有伤感。我以前一直很向往乡下的生活,曾希望自己老后在乡下买个小房子,搞一块地种种菜和花,养老。通过这两天的体验,我发现,那只是我小时对农村美好的回忆。现在已经物是人非,心境也和小时候不一样了,已经找不到那时的感觉。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回不去的家乡,呆不下的城市的感觉吧。所以,对于乡下,只能短暂的体验,还是得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更好的留在城市,偶尔回乡下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