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今日冬至|白昼最短,思念最长
今天是12月22日,农历戊戌年十一月十六,冬至。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二个节气。
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阳气始至。
古人形容冬至: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
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是“数九寒天”的开始之日,
从冬至这天起,就开始“进九”,
天气将越来越寒冷。
冬至三候
中国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
一候蚯蚓结。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
此时阳气虽已生长,
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
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二候麋角解。
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
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
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
由于阳气初生,
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史话
冬至曾是正月新年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立的一个节气。
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测影,
在洛邑测得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
就定为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
这就是冬至。
据记载,周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
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
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
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
古人重视冬至
古人认为自冬至开始,
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
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大吉之日。
所以,一些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
往往选在冬至。
冬至又被称做“小年”,
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
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汉代过冬至:
官员放假,互相“拜冬”
汉代以冬至为“冬节”,
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
称“贺冬”。
官员例行放假,官员之间互相道贺,
是为”拜冬“。
在汉代,“冬至”作为大节,
官吏有五天假期。
《后汉书》中记载:
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
边塞闭关,商旅停业,
亲朋各以美食相赠,
相互拜访,
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魏晋南北朝时,
在冬至这天,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
唐宋过冬至:祭天祀祖
唐宋时,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
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
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拜节。
唐宋时,
冬至放假七天,比汉代还多两天。
涨知识
冬至日在北宋时地位甚高,根据《东京梦华录》的描述,最贫穷困顿之人,亦要在这天更换新衣,无论是倾家荡产去买,还是出门跟人假借。
这一天,除了穿新衣、享美食,百姓还要祭祀先人,然后去参加政府专为冬至而开放的民间赌博,小朋友在街头巷尾传唱着《数九歌》。
苏辙在《冬至日作》一诗中说:
似闻钱重薪炭轻,
今年九九不难数。
明清过冬至:冬至郊天
明清沿续了唐宋的“冬至郊天”,
在郊外祭天之外,冬至这天,
官员还要互相投名帖祝贺。
冬至沿袭至今,
只有潮汕地区沿续了祭祀这一风俗。
冬至数九
冬至时,还有一个习俗,就是数九。
数九又称“九九消寒歌”,俗称“九九歌”。
九九歌生动形象地记录了
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
气候、物候变化情况,
同时也表述了农事活动的一些规律。
据记载,数九在南北朝时即已流行,
一直沿袭下来。
苏辙在《冬至日作》一诗中说:
似闻钱重薪炭轻,今年九九不难数。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九九歌”不尽相同;
但大同小异。
有一首较通俗的民谣是这样的: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大如年”
有一种说法叫“冬至大于年”。
其一是历代都重视冬至。
从周朝开始,冬至是正月新年,
因而备受重视。
汉代时,冬至是大节。
历代经常将冬至节与年节相提并论。
《清嘉录》则直言:“冬至大如年”。
其二是冬至离年近了。
冬至是新年前的最后一个大节,
冬至到了,预示着新年也快到了。
至今,广东等地
依旧流传着“冬大过年”的说法。
冬至食俗
冬至这天,正是天气日渐严寒的时候,我国人民互相问候,并通过吃热食来庆贺冬至,可以达到御寒的目的。
一般北方多是吃饺子、喝羊肉汤,而南方多是吃汤圆,祭祀祖先。各地有不同的风俗和饮食,不可同一而论。
涨知识
冬至日,北方多吃饺子,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
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冷的冬天,看见不少乡亲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弟子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
再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人学着“矫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广东等地:吃汤圆
广州人过冬至,许多家庭做汤圆、宰鸡杀鸭,家人围坐,吃顿丰盛大餐。冬至吃汤圆是很多广州人小时候的回忆。
“母亲在冬至一般需要起早搓粉,每人都需吃几个肉包或一碗糖心丸才出门。每到这时,我们才知道冬至又到了。”
梅州客家:羊肉
在冬至吃羊肉是梅州客家人的传统,这与天气寒冷有关。客家吃的羊肉是炖的,放药材,这是甜口的,还有放姜去焖,那是咸口的。
江南水乡:赤豆糯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
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安徽合肥:冬至面
“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在安徽合肥,冬至吃面的风俗与节气、气候、农事有关。
在滴水成冰的严冬,吃一碗热腾腾的鸡蛋挂面,才算是过了一个冬至。
台湾:九层糕祭祖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
山东滕州:羊肉汤
现山东滕州一带,冬至这天被称作数九,节前会给长辈送诸如羊肉等礼品,数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汤,对个人对长辈对家庭都为图个好兆头。
涨知识
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
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
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宁波:番薯汤果
番薯汤果是宁波人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番”和“翻”同音,在宁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将过去一年的霉运全部“翻”过去。汤果也被叫做圆子,取其“团圆”、“圆满”之意。
苏州:酿酒
姑苏地区对冬至非常重视,姑苏地区有俗语云:“冬至如大年”。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人。
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是寄托了姑苏人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的祈愿。
北京:馄饨
在北京,有句谚语叫“冬至馄饨夏至面”。过去北京有冬至吃馄饨的说法,馄饨这类象征团圆的食物可谓是冬至餐桌上的首选。
冬至各地饮食风俗不一而论,
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向往,
全国人民都是一样的。
冬至养生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说法。
多食温补少食寒凉
冬天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因此最好吃一些温热食物来保护脾肾,吃饭也最好是少量多餐。
注意防寒保暖
冬至到小寒、大寒的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在此期间应注意养生“冬藏”。天气寒冷时,最好还要戴上帽子、口罩、手套避免寒气的侵入。
冬至寄语
一念冬来,一念雪落
从今千万日,此日又初长
冬至,深冬的问候
落了谁的心间
安了谁的温暖
天寒素手冷,要记得添衣保暖
岁月匆匆,料峭又一冬
一年之末,最是想家时候
冬至日,给亲朋好友寄去问候
遥表一份牵念,道一声祝福
听一口乡音的温暖,感受饺子的温度
双耳不会被冬日咬断......
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
冬至,祝安康!
冬至,回家吃顿饭吧
岁寒又冬至,团圆正当时,这一天,是陪伴在家人身边的好日子。
早晨,妹妹打电话约我去弟弟家吃饭看望父母。刚好妹婿今日休息,他们一家都去了。上午上课到11:00,下午1:40就要上课,时间仓促。我告诉妹妹来不及。但是今日冬至,特殊的日子,非去不可!上午一放学就从家里拿好一盒茶叶和一箱牛奶奔向弟弟家。刚出北大门就看到一辆停着的出租车,乘客正好下车。我急着要上车,司机说他早就接单了。于是我急匆匆跑到公交车站,显示牌显示132离本站还有五站!心急如焚!等着等着,来了一辆出租车,坐上车。司机等红灯时,咕噜咕噜喝了几口水,又吧唧吧唧吃了几粒药,我坐在他旁面,看他满面红光,满脸是肉,估计他是高血压患者。他一会又打开微信语音,我听着应该是他孩子的班级群,群里家长在诉说对老师的不满。到裕溪路高架桥了,我感觉他应该要下高架才对,我向车外瞅着去,他估计知道了我的疑惑,错过出口了,在繁昌路口下高架。一下车,我就觉得冤了!我要往回走两站才到弟家,这跟我坐公交时间一样啊,越急越打岔,欲速则不达!安慰自己,反正就是吃饭,迟点就迟点吧!后来我想:这个司机把我说的南陵路菜市场当成繁昌路菜市场了,车上一会吃药,一会忙着听家长微信群,人到中年不容易!吃药撑着开车挣钱!走着想着,反而同情起那个驾驶员了!
到弟家,父母很高兴,但还是说:“忙,没时间,就不要来了,我们好得很,没事的”。我的父母素来善解人意,宁苦自己不负别人!今天不是妹妹说冬至了去看老人,我还没有想起来。妹妹对待老人比我细心!妹婿下厨。中午,一大家围桌而坐,其乐融融!饭后已是下午1:10,我坐妹妹家的车到学校上课了。父母在家慢慢收拾收拾!是的,常回家看看,多陪陪老人,这就是最好的孝敬!千万不要“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记忆里,冬至的晚饭桌上,妈妈总会做一碗锅黄灿灿的南瓜饼,然后盛上一大碗送给左邻右舍的,或者煮上一锅热气腾腾的挂面。全家围在一起,在一片欢声笑语里,美美地度过最长的冬夜。
长大后,也许因为工作的无奈,地域的阻隔,冬至饭桌前这份仪式感,只能化作绵绵不绝的思念和美好的记忆。
今年冬至,去弟家陪父母吃饭,开心地过个团圆节,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