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田俊国老师在弟子班总群里发了一段语音,讲述他一次上课与一位90后的偶遇,和这位90后的谈话引发了田老师的一系列感慨和思考。听完这段音频,我的心也久久不能平静。
其实我们经常会听到来自企业各个阶层领导的抱怨:“现在的90后员工越来越难管了,要么就是怎么也激励不了,要么就是稍稍不顺心就拍拍屁股走人。可远不如以前的70后80后了”;“我们给他们安排上各种领导力、沟通、阳光心态的课程,但他们依旧我行我素,似乎都是融化不了的顽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为什么单单发生在90后身上,那之后的00后,10后又会怎么样?是会更糟?还是更好?如果想要真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找到这类问题的根源。田老师的音频给了我很多思考,也唤起了我的一些回忆。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中国人,都一直在忧心于孩子的成长问题。但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新闻:某个初中学生因为成绩不好挨老师责骂跳楼了;某个高中生被家长体罚离家出走了。前些日子我碰到一个小学女生的家长,她到处寻医问药觉得自己孩子有心理问题,要给孩子找最好的心理医生,结果交谈过程中发现这个家长的思维定式以及评判性的话语,即使让陌生人都会觉得不舒服(她其实就是田老师所说的特别典型的固定型思维,给什么解决方案她马上跳出来说各种反对和不可能;问及实际情况,得到的反馈也多是各种定义和评判。而问及她的成长经历,果然也是生活在一种重压和控制之下的原生家庭),想想作为她的孩子时时刻刻生活在这种灼烤之下,心理怎么可能会健康?
家庭教育问题。这是一个最最基础最最关键但恰恰又是问题最多的教育领域。其实对于家长来说,最可怕的不是他们有问题,最可怕的其实是他们不知道自己有问题。而他们会不自觉的沿用他们父母的那一套管教方式以及加之自己在这种管教方式中做出的一种可能不良的应对反应来管教自己的孩子。
特别应景的一个例子,我前段时间参加了一个台湾老师的家长学堂,学员基本都是和我差不多的年纪,70、80后。期间她问到一个问题:小时候没被父母打过的举手,一扫眼过去,没有;她又问:现在你们做父母没打过孩子的举手,依旧无人举手。我怯怯地举起手来,那位老师略带惊异地看着我,说,真的好难得,说说你为什么没打过孩子。我本想用我老公的那句名言:打孩子说明大人无能,但我还是用了一种比较温和的方式,说自己也在养育孩子过程中不断学习,打孩子往往说明家长没有别的招式了。那是不是可以去学到其他的方法来让自己变得有招,而不是采用暴力方式呢。那次课程结束之后让我思考良多。为什么小时候被暴揍过来的我们明明对这种方式深恶痛绝,但为什么当我们有了孩子的时候,我们却也不自觉地再做我们所厌恶的事情呢?其实这期间的一个关键差别,就在于我们是成为了一个固定型思维的人,还是成长型思维的人。何为固定型思维,就是认为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这种思维模式,会让你急于一遍一遍证明自己的能力。以及对各种结果做出迅速的定义和判断,对于新事物多会用一种否定或者不可能的角度去思考及应对。因为他认为所有的东西都不会有变化。罗曼·罗兰有句名言:
”有的人20岁就死了,但70岁才埋葬。之后的岁月里,他们只是活成了他们的影子,不断重复而已。“
其实这句话说的就是那些长成为固定型思维的人,他们不会再学习和改变,而一直沿用自己旧有的模式去行事。所以,在那些童年被挨打的父母身上,由于他们做父母时,终也会受到和他们父母一样的挑战。纵然他们也知道体罚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但是他们没有其他办法,只好任由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行为,沿用自己潜意识被继承下来的行为习惯。可是,
1、孩子们只有通过体罚而恐惧于大人的权威,才能去做你希望他们做的事情吗?
2、孩子通过被体罚得到的行为可以成为陪伴他一生的习惯吗?
3、孩子被体罚,这一次按照你希望的做了,但是想想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他/她从这个中间学到了什么?
其实问问自己以上这几个问题,做家长的你可能就下不去手了。但是固定型思维的父母,可能连这几点都不会去思考。但是我相信,大部分父母其实都不愿延续过去不好的影子,再去做和自己当年暴打自己的父母一样的父母,那出路到底在哪里?
田老师的感悟与思考,以及为父母所打造的全新课程里提供了答案,而在《终身成长》这本书里,也躺着最最基本的要素:就是成为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
成长型思维模式建立在这样一种理念上:你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你的努力来培养的。即使人们在先天的才能和资质、兴趣或者性情方面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历来改变和成长。——《终身成长》
如果能让家长们的思维模式从固定型思维转变成成长型思维,仅仅这一点,就挽救了无数孩子。孩子们做错题的时候,不会再受到责骂和侮辱,家长会和孩子们一起寻找错误的原因;孩子们考低分的时候,家长会和孩子们一起反思并感恩这是一次学习成长的最好机会;孩子们遇到挫折的时候,父母会陪伴在身边,与他们一起面对;孩子遭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父母会启发孩子,虽然这个结果我们很难以接受,但我们能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什么,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成长。就仅仅这一点,都会改变无数家庭无数孩子的命运。
家庭,本该是孩子获取家族能量最直接的地方,是接通自来水的那个水龙头,是寻找到我此生为何而来以及到哪里去的那个源头地,但是现在这个家庭功能不仅沦陷了,反而还变成了让孩子终日生活在惊恐、不确定、被打压却又不得不依附的地方。直到他/她有一天有能力飞翔了,我们又去批判和指责他们身上的各种毛病和问题,甚至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我怎么会生出这样的孩子。。。
其实每个孩子出生就是一张白纸,而我们家长就是那个最深沉的拓印,即使周围环境再怎么给孩子身上留下种种印记,但最深的,一定是家长的言行举止、思维教养所印下的那个烙印。
我们所担忧的各种教育问题、社会问题,甚至是民族、国家问题,其实都能从那个最小最小的人类单元-家庭中窥得一些根源。所以如果你有心,欢迎你加入我们真正致力于改变中国教育的大军,当然,首先请试着让自己成为一个成长型思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