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写内蒙游记时,因侧重描写自然风光,对于所见文物着墨不多,有所缺憾。此时回想,觉得非常值得细说,打算写几篇短文来谈谈它们——一些带有浓郁草原游牧风情的古物。
辽代古墓因其陪葬品丰厚,少有不被盗墓贼光顾的,因此有“十墓九空”的说法。陈国公主与驸马的合葬墓规格次于皇陵,因地处偏僻而免于一难,能够出土如此多精美的文物,简直是个奇迹。在内蒙古博物院中见到的黄金面具,就出自辽代陈国公主之墓。
依据墓志铭记载,陈国公主是辽景宗耶律贤之孙,秦晋国王皇太弟耶律隆庆的正妃萧氏之女。耶律隆庆乃是辽圣宗朝统治集团的核心人物,位高权重,死后被追封为皇太弟。这个“皇太弟”的封号还挺有意思,耶律隆庆的侄子——也就是辽圣宗第九子耶律重元,也曾受封为皇太弟,但与他叔叔耶律隆庆不同的是,重元是在生前受封。很显然,“皇太弟”的封号是“皇太子”的变形,它意味着受封人享有继承权,在唐代安乐公主也曾要求受封“皇太女”,耶律重光后来在道宗时受封皇太叔,都是一个道理。
之所以在辽代出现“皇太弟”之类的封号,也是和当时契丹并无过去中原王朝那样,拥有稳定的父死子继的嫡子继承制传统。在许多以力见长的族群看来,与其将皇位传给还未长成的年幼儿子,不如交给自己年富力强的亲兄弟。辽朝并非“皇太弟”初次现身之时,加入梳理从前“皇太弟”的出现,就能发现它们要么出现在中原王朝政局动荡之时,要么出现在统治集团具有很浓郁的异族背景之时。辽金时期,统共出现过五个“皇太弟”,耶律隆庆虽是死后追封,但也可见他的地位有多特殊。
陈国公主就是成长于这种家庭背景下,纵然集万千荣宠于一身,但她仍然避免不了早逝的命运,她去世时只有十八岁。和她一同葬入墓中的是她的驸马萧绍矩,萧绍矩乃皇后之兄,按照亲属辈分看,应当是陈国公主的舅舅。但如果以现代人的伦理观来指斥他们的婚姻乱伦,恐怕太不公平了。
古人的婚姻伦理与现代是绝不相同的,基于他们面临的社会现实,漫长的历史中他们总在不断地调整具体的社会关系。两千多年前,汉惠帝所迎娶的皇后张嫣,其实也是他伦理关系上的外甥女(虽然并没有血缘关系)。而这并非特例,此后历代都有些有头有脸的人物,婚姻联结上的伦理辈分也并不那么齐整。尤其是一些处于华夏文化圈之外的人群,他们在比较漫长的一段时间里,仍然维持着烝报婚的习俗,譬如东魏北齐时联姻柔然,嫁给神武帝高欢的茹茹公主,在丈夫死后又改嫁给高欢之子高澄,时人眼中这并没有什么不妥。反而是现在一些营销号以猎奇眼光娱乐化这些“不类于己”的风俗,为哗众取宠而大呼小叫,实在是一种缺乏认知和同理心的诋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