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匆匆流逝的平常日子,生活常常不尽如人意。我时常向往着能漫步于公园,欣赏春日如云似霞的樱花、夏日华贵雍容的牡丹,可这些美好总是与我失之交臂。不过,岁月也给了我一份特别的礼物——每天准时出现的落日。那落日余晖,像一条无形的线,把过去和现在紧紧相连。
时间拉回到10年前、20年前,那些落日的余晖似乎都重叠在了今天。就说10年前的那个落日吧,通红的太阳像要把一切都染红,大片彩云簇拥着,被太阳烧得五彩斑斓。彩云下,透着丝丝凉意的深秋,远处丘陵起伏,还有深绿的棉花地,随风轻摇涌起棉花朵朵白。
再看现在,高速路旁,路灯和高压线塔整齐排列,杨树翠绿、榆树金黄、栾树挺拔,在落日余晖下构成新的城市风景。
思绪回到10年前的傍晚,我盼着落日快点下山,月亮快点出来。月光洒下,我就和小伙伴钻进竹林抓 “不老鸟”。有时收获多,开心得不行;有时空手回,可一起玩耍的时光也特别快乐。最难忘的是父亲带我在苦楝树的红薯秧插里抓麻雀,完了还去小店买吃的,那滋味现在都忘不了。父亲在村里每年包工盖房,他组织壮工,年底拿到工钱后分给大家。我就带着小伙伴去小卖铺换零钱买糖分享,那种快乐特别纯粹。
话说回来,太阳落下的时候,就想起大哥刚大学毕业回来。他看了我的 “作文”,其实就是记流水账的日记,写着今天抓鸟、放羊、割草这些琐事。大哥说我将来有才,还特意给我买了贾平凹的散文集。里面有篇《丑石》,讲村里一块丑石头,大家都嫌弃,后来地质学家发现是陨石,成了无价之宝,被搬到展览馆,现在才明白大哥把我当心中的顽石了,可惜我没读懂那本书和自己的未来。
我每次看到村里的石头,就想起这事儿。我们村前也有块石头,在我眼里,它就是普通石头;在村里老人眼中,它是村口迎接亲人的座椅,每天老头老太太坐在那儿,看着谁家孩子回来。同样是石头,在不同人眼中价值不同,就像我们村里这块石头,是不是像贾平凹笔下的顽石不得而知,但它有自己的位置和意义。
我不确定未来还能不能见到村前那块石头,就像我思考着人的价值。人的价值或许也如这石头,在不同阶段、不同人眼中有不同体现,但每个人都有独特价值,等待被发现、被认可,在岁月里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