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走过路过报刊亭和书店的亲,你们看到的场景是什么?是花花绿绿各种期刊零距离亲密接触啊。挤得比春运的火车还厉害。
那么报刊亭前面打眼的好位置,就成了各个刊社的兵家必争之地。要知道,一个报刊亭同时有五六百种期刊在那里陈列,地方又那么小,好位置那是寸土寸金啊。
大家都要抢占前面的好位置,那么谁会占到呢?两种刊会摆在最前面,露的也是全脸。
一是一些给了银子的大刊,比如《时X》啊《瑞X》啊这些,都是《时X》和X榭等公司买了的。他们每个月给的陈列费是报刊亭老板的重要经济支柱。
比如北京,一个繁华路段CBD中心等位置的报刊亭,老板收陈列费收得手抽筋。所以杂志卖的钱,反倒没有陈列费高。
凡是舍得掏银子来陈列的,报刊亭老板自然根据你给的银子的多少,把你摆在相应的位置。
银子给得多的,就摆在最当前最打眼的地方。跟我D一些地方的官位一样,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另外一种,就是《读者》《知音》这些老牌名刊,这些刊有市场王牌的深厚底蕴,又是包销政策,老板既怕拿的货卖不出去砸手里,又要靠这些名牌老刊带动人气,自然也是摆在最前面。
至于其他销量不好又不给银子的刊,那就往老少边穷地方去吧,能露个半脸算你家杂志在市场上卖得很不错了。一般的,只有个刊名露出来。再差的,你送上门报刊亭老板都嫌占地方。
有很多刊社的领导和主编一开会,就批斗发行,说我怎么跑了好几个报刊亭,都没看到我们的刊呢?
他们这完全是指望报刊厅老板发扬共产主义风格和雷锋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刊社。领导和主编们都认为报刊亭和邮局都是他们家儿子孙子呢。
人家报刊亭每天难道不赚钱,专门勒着裤腰带把卖不出去的刊当宝贝摆在最前面?换了是主编去当这个报刊亭老板,我估计他也不会愿意当这共产主义的接班人。
所以,按照市场规律来说,给终端陈列付费是必须的。行话叫出样费。还有一些刊不畅销,或者新创刊,人家老板不愿自己拿货。就需要请一些有配送队伍的公司来配送上摊,这个配送费也是必须的市场费用。
可是呢,但是呢,刊社领导和主编们巴不得一分钱不花,让发行把一本滞销的刊,强行铺到每个报刊亭和书店最显眼的位置。
亲,既不给钱,又要每个点都有,还要好位置,就算报刊亭老板是主编他孙子,估计人家也不愿意。于是主编们就说发行不得力了。亲,这样的工作,你愿意干么?
当然,这配送费和出样费怎么给,各个城市标准不一样,同一个城市,不同位置的点也不一样。
你问我具体多少?抱歉啊,亲,这个是我的吃饭家伙,可不能告诉你。要知道也行,你先包养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