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皮散文《晃悠》 系列3
·玉龙雪山
我是多年前就开始预谋,一直想找个机会来看看玉龙雪山。
天空中不断变幻的云层提示着我海拔的升高。去往玉龙雪山的路,蜿蜒崎岖,风景壮美。
在云杉坪稍作休息,观看了玉龙雪山的全貌,而后,便开始往玉龙主峰进发。玉龙雪山位于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境内,是北半球最南的大雪山,南北长35公里,东西宽13公里,面积960平方公里,以险、奇、美、秀著称于世。玉龙雪山由13个山峰组成,终年积雪,最高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是长江以南的第一高峰,也是至今尚未被人类征服的“处女峰”。
玉龙雪山是人们至美的归属,不仅气势磅礴,而且俊秀挺拔,皎洁如晶莹的玉石。雪山常年云雾缭绕,在碧蓝天幕的映衬下,像一条银色的玉龙时隐时现,作永恒的翔飞之状,故此得名。
玉龙,始终有一种远意,仿佛一种精神,寓意着孤标脱尘,修身独高。
雪山很真实,也很虚幻。被雪和冰川覆盖的山脊,像刀刻一样,在阳光下闪着冷冷的光。圣洁的雪山,许多离奇的传说让这里更加扑朔迷离。在主峰扇子陡的正下方,我第一次零距离地接触到冰川。那是所有文学作品都不足以表述的炫目。绵延几公里的、令人略感寒意的冰川,冰舌部分的冰塔林,像一把把刀戟直刺苍穹,在阳光的照射下,光芒万丈,恍若隔世。
雪山和冰川是终年不化的,当地人认为是山神护佑。在主峰下方,一处平整的雪地上竖立着一块岩石,刻着“4506”,这是海拔高度的标志,有一条木栈道延伸到海拔4680米处。这个缓冲地带是高山雪域最佳的观景点,也是玉龙雪山的安全尺度,越过这个极限再往上攀登,就将是寸步难行了。据资料统计,海拔8844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至今已有1700多人成功登顶,而海拔5596米的玉龙雪山,历经千万年,至今依旧是无人征服的雪山。因而,玉龙雪山也成为了纳西族及丽江各民族心目中一座神圣的山。
在雪地上撒欢,则是另一种情景。或许是我的摄影技术还值得信任,在上到冰川的那一刻,同行的朋友中有好几部相机都递到了我面前,我一一帮他们取景拍照。为了拍到顶峰及冰川全景,我连续有十多个蹲起蹲落,最后起身的那一瞬间,突然感到呼吸困难,头重脚轻的差点站立不住。我这才意识到是高原反应,急忙静立不动,闭眼,深呼吸。过了好一会儿,高原反应的症状才逐渐消除。
玉龙雪山,就这样让我从虚幻走向了现实。从此,玉龙雪山在我心中不再只是一个风雪弥漫、冷冰冰的客体,而是一个存放着信仰的寓言,一个给予了人类以精神滋养和灵魂慰籍的审美对象。
一座山,如果它具有超凡脱俗的个性,就一定具有遗世独立的气度。玉龙雪山就是这样的山。
纳西人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曾经有两位兄弟生活在这里,他们为了保护这片土地同妖魔作战,他们死后,化为巍峨的玉龙雪山,成为纳西族永远的守护神。纳西族人称雪山为“波石欧鲁”,意为白沙的银色山岩。传说之中纳西族的保护神“三朵”,就是玉龙雪山的化身。
位于玉龙雪山海拔3200多米的云杉坪,是纳西族人世代景仰的殉情圣地。在纳西族人的传说中,有一个“玉龙第三国”, 那是一个白云缭绕的山国,有穿不完的绫罗绸缎,吃不完的鲜果珍品,喝不完的美酒甜奶,用不完的金沙银团,火红斑虎当乘骑,银角花鹿来耕耘,宽耳狐狸做猎犬,花尾锦鸡来报晓。而云杉坪正是这个理想王国的入口处。相传过去,众多的纳西族青年男女,当他们的爱情在世间受到阻碍时,他们便会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带上最喜爱的物件,相约来到玉龙雪山的云杉坪生活一段时间,然后双双殉情。他们认为,在此殉情是相爱中男女的理想归宿,可以摆脱世间烦恼,灵魂可以进入理想的爱情国度“玉龙第三国”,得到永生的幸福。据说,从古至今,已有超过万名的情侣在这里自杀殉情,云杉坪也因此成为一个既浪漫又充满凄情的地方。
纳西人给这种殉情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叫“游舞”。殉情的地方,一个是云杉坪,“游舞”的人在这里吞食巨毒中药草乌,然后相拥相抱而殉情;另一个是摩鲁纳悬岩,“游舞”的人怀着对玉龙第三国的憧憬,手牵手跳下了那高高的摩鲁纳悬岩。
在这里,情死文化是丽江纳西族独有的文化,也是从古至今纳西族人对现实生活最大的抗争。为维护理想爱情而选择情死,其实是一种满怀挚爱的生,使后面的死亡变得安详从容,犹如归来。
从玉龙雪山下来,在海拔3100米的甘海子蓝月谷剧场看了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出任总导演的大型实景演出《印象丽江》,这一天,我内心的震撼,简直无以言说。毫无疑问,玉龙雪山是纳西文化最大的标记,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策源地。纳西人相信,是神赐予了这座圣山,替他们抵挡了来自北方的寒流。人与自然是兄弟,纳西人这种朴实而非凡的智慧,也许是触摸到了一个永恒的真理——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恩惠之源,大地空气山川河流,自然界的一切万物都有着自己的尊严,节制自己的欲望与自然和谐地相处,就是人类一种尊重自己的生存方式。
或许,现世的一切,都是向来世的一个过渡。每一个瞬间既是我们的全部过去,又是我们的全部将来。而玉龙雪山,正是在不经意中让我感受到了某种神圣的旨意。我由此相信,生命中的每一次出发,每一次朝圣,都是一种返璞归真的精神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