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孩子的权利争夺战会伤害我们的关系,这一点我们现在要认真的意识到这一点,之所以会伤害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就是我们成人总是使用自己的意识,传统以往的认知和概念来以语言,行为来达到控制孩子,当我们的孩子越不听话,我们作为父母就越觉得孩子叛逆。
小宇是张琳的孩子,今年10岁,每次周末,对于孩子小宇和张琳来说就是最痛苦的时刻,比黑色星期五的黑色更黑。每天周末晚上母子两个都会准时上演手机大战。
“小宇,你应该把手机放下,赶紧休息,明天你还要去课外班辅导数学,快点。”妈妈很生气的说到。你说要让我玩个够,怎么你又反悔了。我作业已经写完了,你说的写完可以玩手机的。小宇很不情愿的说到。妈妈这是二话没说,直接把手机从小宇的手中夺过手机,呵斥到,你太不听话了。我说你回卧室睡觉去。小宇也很生气的大喊到,我讨厌你,说完就轻声的说了一句,明天我不去上辅导班了,睡就睡去。
我们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首先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给孩子赋予一种责任感的同时,一定要用和善而坚定的语气跟孩子交流,而不是一开口就进行炮轰,不管我们的孩子如何暴跳如雷,我们都应该学会平和的心态,果断坚决地表达我们的看法和感受。
我们一定要表达自己的感受的同时还要表达孩子的感受,心理学上有个专业的术语《同理心》,通俗说就是换位思考。
当我们这样表达时候,也许会改善我们孩子的关系,小宇,我需要让你知道,我很担心你今天晚上的娱乐会影响到你明天的补习,我知道,你很想玩个痛快,是吗?你要明白明天的课程也很重要是不是?你又在听我说话吗?只要孩子开始进行回应,我们可以使用和善而坚定的方法来说服孩子帮助孩子给他赋予一种权利,这种权利是对自己负责的,他选择“早休息”就相当于选择了“明天有个好状态”,更重要的他也可以在白天玩个痛快。当然我也需要明白一点––人总是喜欢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高级动物。
对于孩子的权利争夺,我们还可以使用,威廉·格拉瑟的选择理论,当我们无法解决和孩子的权利争夺时,请马上停止我们的行为,我们虽然不能控制孩子的行为,但我们唯一能控制的行为就是我们自己的。那种靠着强控制的方法会妨碍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这只会让他因为自己的错误导致的结果而原因归结到别人的身上,缺乏担当和责任意识,这难道不比成绩差更可怕吗?
其实我们在和孩子沟通时,唯独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我们的措辞和语调以及语气。一定要从《你应该》的层面转化到《我需要》的层面。
还有这样的情况就是我们的孩子经常在饭前十几分钟吃零食的习惯,我们也会经常先入家庭权利争夺战当中,孩子说饿,我们却要让孩子坚持一会,饭前不能零食,马上开饭。于是孩子又哭又闹,我们忍不住就会发飙,那些消极词汇立刻就涌入心头:不听话,叛逆,没有耐心,讨厌,令人心烦。更让我们抓狂的更是饭准备好后孩子就也不吃了。我们作为父母一定要注意不要被互相的不理解拽到家庭争夺战当中,就像我们开始说的那样,我们想要影响孩子就要先从自己的心态调整开始,然后我们就要去刻意练习学习一些常用的谈话技巧,例如:我们一定要把你应该替换成我需要。如果这样会更好一些:我需要你知道,我很担心你的健康问题,如果你的健康出现问题,我会很难过的。我知道你很想吃零食,也确实很饿,我们可以不可以换一种方法来让你感觉不那么饿,饭菜马上就要准备好了。如果你一定要吃,那你可不可以先拿一小块巧克力饼干,因为我需要让你知道,今天的晚饭比巧克力饼干更好吃,一会你来做口味评判员好不好?如果你现在吃零食我担心会影响你的口味?当我们给孩子赋予一种能力的时候,也就是让他来做品尝监督员以后,这本身就是在让他有一种责任意识。也更有效的避免了权利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