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 “说明 解释 理解”
定义略
感想:在给别人说这个事物是什麽(说明),要自己深深理解了(知道是什么 不是什么),再用合适的表达方式(解释)表达出来。
我能解释个什么样,除了与对方的理解能力有关,与我这个解释者能理解的深度广度有关,我有自己认知的局限。这也算是自知之明吧。
2.ppT 井底之蛙
夏虫不可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语海,凡夫不可以语道。
来源:本段话出自《庄子·秋水》。原文是:“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含义:不能和井里的青蛙说大海是什么样的,因为它受空间限制不了解;不能和活不到冬天的虫子说冰是什么样的,因为它受限制于时令限制不理解;不能和乡曲之士(孤陋寡闻的人)谈论“道”,因为他受见识的限制而不能理解。
忽然记起老师说过,老师讲什么内容是学生决定的。
启示:世界无限广阔,知识永无穷尽。自己看到的一个角落不是整个世界,把自己知道的一点点知识看作人类文化的总和,那就跟枯井里的青蛙一样,成为孤陋寡闻、夜郎自大和安于现状的反面角色。
感受:我也是只井底之蛙,知道得很有限,天那么大,穷尽我一生累死我,我也不能全见。即使跳不出去,就努力开开井口吧,开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搞趣:如果井底的青蛙咨询是求助,它又没啥资源能出来,我会说:出来,有好处,你想过坏处么,外面很多逮青蛙的,现在的人类啥都吃。。。。。环境的限制不等于思想限制,狭义的空间里也可以有开阔天空的心态,,你也许可以看点心理学的书。
3.PPT乔哈利视窗
世界普现 无力普见
来源:美国心理学家JoeLufthe和HarryIngam(1969)从自我概念的角度对人际沟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根据:“自己知道-自己不知”和“他人知道-他人不知”这两个维度,将人际沟通划分为四个区:开放区、盲目区、隐秘区和封闭区,这个理论称为“乔哈里视窗”。
乔哈里视窗(Johari window)是用来处理自己和外部世界互动的一个工具。把我们对自己认知的领域分为两个维度和四个象限。
第一象限 是我的事情,我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这是公开领域。
比如:我姓名王冬青 职业是心理咨询师(咨询请加微信wang_dong_qing )
第二个象限 是指我的事情,我自己不知道,但是别人知道,这是我的盲区。
比如:我头顶冒出第一根白发时,就是别人告诉我的,我自己不知道。我们每个人自己有很多缺点和优点,自己并不是很清楚。
第三个象限 是我自己知道,但是别人不 知道,这是秘密区。我们很多隐而不说的事情,
比如:隐私,或自己的感想、思考,这些是在自己的脑子里,别人也无法通过观察了解。这个大家都理解。
第四个象限 是未知区域,我们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区域。这个区域很重要,往往是我们的潜能区,有待于我们去挖掘。
结合乔哈里视窗理论改善人际沟通:
1.真正有效的沟通,是在公开区内进行,此区域内,双方交流的信息才是可以共享的,沟通的效果才可能会令双方满意。
2 为了获得理想的沟通效果,在沟通策略上,除了在公开区沟通外,还可以在隐藏区内选择一个能够为双方都容易接受的点来进行交流,从而实现公开区逐渐放大,沟通更加有效。
强调双方容易接受很重要。这个要用心。你为了显示真诚暴露了一大刷子,却把别人吓怕跑了。
3 我们需要来自他人的反馈,我们要适度开放,才能得到别人更多的反馈。我们开放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我们不断的重新认识自己,也不断的得到他人的反馈,会发掘出全新的自己,看到以前从未见到的潜力和各种新的可能性。
4.其实我们很多潜力都是被老师和朋友们或配偶挖掘出来的。
5.这里说的适度开放,是我们需要保护自己重要的隐私,每个人都有隐私,保护好隐私,也是保护了自己的世界。
咨询应用:关于来自人际关系的困扰,可根据咨询目标,结合来访者的具体情况,参考这个视窗理论,设计出有可操作性的沟通环节。
第四题
我赞同不夸孩子聪明而夸孩子努力。
不过家里有个艺术生,感觉他们拼的不是努力,是天赋。
而天赋真不是努力来的。
所以在给孩子做发展性咨询时,寻找他的可行性目标很重要。终究土豆怎么努力也长不成地瓜。这也是我们孔老夫子说的因材施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