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人生的第二个十字路口的结果(考研成绩)的同时,闲暇着,滋润着,前期快活着,后期习惯了慵懒,终究逃不过命运和灵魂的追问…我想,我终究还是要好好利用这大学最后的假期的,我还是要为自己留下些值得骄傲的东西的,于是选择了看书,选择了《我与地坛》这让我心魂梦绕许久的,从心中早已盼望已久又出于某种原因不敢轻易触碰的书…读书啊,是不错的事情,让你体验人间千姿百态,让你更加理解人间烟火,也会让你更清醒。
《我与地坛》主要讲了作者史铁生的一些人生经历与感悟,作者对命运独特的看法与解读,对亲友的怀念和对童年的缅怀,对青春的回忆以及对爱情的赞叹…无不让人动容,无不引人思考。对于人生这个大话题,这个伴随一生的问题,鲜能找到知己,无法轻易谈起,即使最亲近的人也会因为经历不同,价值观不同而难以找到共鸣,这是优点也是缺点,为什么这样讲呢?之所以是优点,是因为可以在更多的观点中碰撞出更多的火花,而如果说是缺点,那是因为自己很难确定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但是所有的后果却要由自己承担…
阅读过程中,我更明白这世间百态、命运无常,正如作者所说“于是就有一个最令人绝望的结论等在这里: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又有谁去体现这世间的幸福、骄傲和快乐?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是啊,倘若残疾突发在我身上,我必然会寻死觅活,整日不知怎么度日,也会像作者那样几次都有轻生的念头,日日夜夜在迷茫中度过,不知道未来会走向哪里,不确定是否希望见到明天的太阳。但是你听到作者的劝说了吗?倘若不幸发生在你身上,是没有什么值得抱怨的,因为如果所有人都幸福,世界就会变得单调甚至无聊,而这不是上帝创造世界的本意,因此必然有人会不幸,有人会幸福,对一个人来说,或许经历不幸的事件太多、时间太久,但是世间景色千千万、人物千千万,谁是幸运儿都是偶然的、随机的,是命运,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
我恍然大悟,原来我所经历过的一切不幸,都是命运的安排,上帝创造了无数种命运,极少数的幸运儿一生无忧无愁、平安健康、快乐幸福,比如说富人家的小孩,从一出生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一生下来便有各种各样的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和场合,去各种各样的地方玩耍,性格也因而活泼开朗、大方张扬、热情自信、我行我素、没有顾虑、眼耳聪慧;也有极少数的人在外人看来被悲惨的命运折磨了一生,比如说非洲的贫困人口,露天的厕所,狭小黑暗的空间,每天都面临饥饿和肮脏的环境,过着下等人的生活,可好像正因如此,一顿饱饭便能使他们高兴一天,他们的快乐如此简单,没有明天的忧愁,只要今天能填饱肚子便是最大的幸福…这样卑微到尘埃里的幸福,这样如此简单的幸福,在大多数人眼中是不可思议的。是啊,上帝最终还是把更多的机会混着更多的苦难分给了中间的大多数人,大多数人不可能什么都有,比如说父母的身份或父母积累的财富,再比如说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能说会道或家财万贯,哪怕是正常的疼爱,如果都没有,哪怕是父母的鼓励,或是想要的应有的关心或关注呢?!或许这还是太多,其实只要自己健康快乐就好吧,不然那孤儿该怎么办呢,孤儿不是更可怜?举目无亲,自始至终便是一个人,还好有朋友,成长的每一段旅程都有个伴儿,虽缺少父母的鼓励或疼爱,可能连父母是谁、父母在哪都不知道,更别说那祖父祖母还有一大群能助自己一臂之力的亲戚了,可是孤儿不也照样要长大成人,要追求幸福,极大可能也会遇上爱情,然后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想必孤儿的孩子会更幸福吧,毕竟从小缺乏亲情的人一定会更珍惜来之不易的情感。
我一边想着一边读着,不知不觉间思绪拉到好远好远,我脑中回荡着作者说过的话“尼采说“要爱命运”。爱命运才是至爱的境界。“爱命运”即是爱上帝——上帝创造了无限种命运,要是你碰上的这一种不可心,你就恨他吗?“爱命运”也是爱众生——设若那一种不可心的命运轮在了别人,你就会松一口气怎的?”,同时早年的经历也浮现眼前,幸与不幸,都是命运、是命中注定罢了。那就是说人生如戏,不论拿到手的是上帝发的怎样的牌,既然无法改变最初的设定,既然生命必然会有结束的一天,不如放手去做,即使是拿到的是一手烂牌,也绝不摊牌;即使知道最后的结局无论怎么努力都是悲剧,也会拼劲全力演好这出人生的戏,因为悲剧有时候比喜剧的力量更大,也因为放弃就意味着还没开始就已经输了,更因为这人生悲剧终会因自己的努力而比毫不努力而变得不那么悲伤……正如生命的深度随着挖掘自己的潜力、释放自我魅力而愈发浓厚,这一点,我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