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的“不争”与“六尺巷”的故事

图片发自简书App

纵观《道德经》,“不争”是老子的主要思想和主张,也是《道德经》全篇的核心概念,全篇出现过8次之多。如第8章“上善若水”的最后,“夫唯不争,故无尤。”;全文最后一章(第81章)最后一句“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等等。老子的“不争”,不是让人不作为,不进取,而是推崇凡事要顺应自然,不可强取豪夺。解读其不争其码有几个方面的内涵:不争上而争下,委屈之中成其功;再就是不争誉而争德,主张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第三就是不争获取而争与,不为自己某利而争取给予别人。所以老子一向主张:退、守、弱、柔,也因此保全了自己,因此说“为而不争”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因为不争才有第22章“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让我想起“六尺巷”的故事:故事说的是清代康熙年间,安徽桐城境内的一桩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大学士张英的府第与吴姓相邻。吴姓盖房欲占张家隙地,双方发生纠纷。张英的家人遂驰书京都,张英阅罢,立即批诗寄回,诗曰:“一张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诗,便予吴家让三尺,吴姓深为感动,也让出三尺。于是,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这个故事是《道德经》“不争”思想的最好诠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早早制定好的复习备考计划,均被肚子里的二宝闹腾的杂乱无章。 进入四月份,由于自己嘴馋,多吃了一些儿油炸的东东,整个...
    sulie阅读 1,677评论 0 0
  • 《大鱼》讲的是一条属于天空的鱼追寻自己归宿的历程。而《海棠》却是两个相隔千里的未谋面朋友的对话。这部是它的纯作...
    艾宝儿BoA阅读 3,831评论 0 2
  • 姓名:母光艳 公司:宁波贞观电器 宁波盛和塾第235期,利他二组 【日精进打卡第282天】 【知-学习】 诵读《六...
    母光焱阅读 1,04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