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之后的重逢,情还是情,爱也还是爱,而那个人却好像被岁月偷了梁,换了柱。他们都变成彼此无法接受的样子。
咖啡屋内,他们带入的冷空气冲撞着室内的暖流,各自低着头,搅动着褐色的咖啡,像是搅翻了沉积的心事……
“干嘛还不结婚啊?”他问。
“不想……结吧……”
她欲言又止,别过头去,仍然掩盖不住眼角闪烁的泪花。
而他恰恰捕捉到了这一丝闪烁,是啊,曾经的喜怒即使不行于色,也时刻装在他的眼中,或许正是因为心底在乎吧。
几年辗转,她留在了大学毕业的城市,他只陪了她一段,就为了奔“前途”的工作只身南下。丢她留在狭小的出租屋,对她来说却是无限空旷的,是无数个孤独和无助撑大了出租屋。
睁开眼睛,是他临行前的一个拥抱,闭上眼睛是他上车前的一个眼神,而桌子上只是一桶吃剩下的泡面汤,黏腻的油和没营养的汤像极了他走后的生活。
尽管她的生活看似依旧,依旧早起上班,依旧晚归加班,依旧忙碌着,却异常清冷着,孤寂着。是他走之后的附属品。
也曾痛哭过,闹过,甚只是累了和倦了至哀求过,依然阻挡不住一个声音,那就是“赚钱”,有了钱才能有更好的生活,这一句话,打断了她所有的阻挠。
于是,在那个冬天,他南下,她留在北方。开始电话,微信,问候是每天的必修课,一个月后便成了选修课,半年之后,逃课了,甚至都懒得“点名”和“查岗”。
谁也没有谁的错,只是距离拉长了思念。怯懦的她,在无数次生病和无数次打击中,逐渐变得坚强,长此以往,甚至连容貌都硬朗了些。当然,在她一个人生病,一个人淋雨,一个人走夜路,一个人受委屈时,他是缺席的。久而久之,她也就适应了这种没有依赖的日子,凡事亲力亲为,甚至连电话都懒得打一个,时间疏远了他们。
或许一个人在异乡打拼的他也忙碌到无暇打电话的地步吧,或许是觉得太不切实际的异地恋耽误了彼此时间。
终于,在一次通话中,他选择了了断。
尽管不甘心,尽管不舍,尽管不想放弃,她依然答应了。尽管泪水整夜浸湿她的枕头……
毕业两年后,他们陆续有了彼此的身边人,也偶尔联系,却彼此心生妒意,也心有不甘,都挺着不结婚。
毕业五年后,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她所在的城市,咖啡馆的浅谈,凝固的空气足以沉寂一个世纪。柔弱的她变得坚毅,事业上也小有成就,并不屑于依赖任何人。而他却由校园中的“优质男”变成了一个屡受打击,高远的志向化作一腔怨怒的怀才不遇。
人还是那个人,时间远了,经历不同了,处事的态度差异了,也就成了“三观不合”的异路人,或许并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