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时间。
B提起和A一段对话:
“ 做产品,是为了治愈一些人” A指自己做产品的初衷,并称自己也是一个需要被治愈的人。
“我不需要被治愈。” B说。
“那你为什么要看电影?” A从B的朋友圈看出,她常常看电影。
B在对话的当下,沉默不答。但在和我们的饭局上,她又想到对策。
“一个好的产品,在声名大燥前,没有把治愈别人当作初衷” B举例道 “ 就像拍电影,并不指望治愈观众什么”。
坐在她一侧,有人点头称是。
B看了点头的人一眼,头微偏向赞同她的人,隐约提高了一些声调,继续说:“ 是吧,所以谁会需要被治愈呢?那是中老年人才需要的吧 ”。
一贯自信跋扈的样子,让在场的人欣然同意,也不好说什么。
我沉默。
心想,A提到的“治愈”其实有些像是“某些需要被满足的需求”吧。“治愈”不该只看表面的意思,词语间或许藏着更深层次的意思。
今天,我想到了更合适的词语:精神寄托。
不管是从微信号里看文章,去电影院里看电影,或用某样产品。
在使用之初,并不总是目的鲜明地去的。
但使用过后,能让你感到惊喜,留有印象的,莫不是“满足了某些精神上的寄托。
而后,用现在的词去讲就是“突然被治愈了”。
有人说需要被治愈,所想表达的,应该是“他在寻找精神寄托”的意思。
表达上,“精神寄托”相比“治愈”要严肃些,
“治愈”看起来就是年轻而时髦的用法,当然也有些小家子气,或是不太个性。
或许,也有人强大到不想寻找精神寄托,也就不愿意承认,自己需要被治愈。但是在旁人的观察来看,喜爱某样东西,乐于花时间消费它,就是寻找“治愈”的过程。
两者都主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