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但我以为,孔子其实是一个迷路的人。
记得《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众弟子们谈各人的志向。子路、冉有、公西华都有为官之意。轮到曾皙,他说,我的理想跟三位的不同。夫子问他,那你的理想是什么呢。曾皙说:“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衣服,约上五六人,带上六七个童子,在沂水边沐浴,在高坡上吹风,一路唱着歌而回。”孔子长长的叹息一声,说“我跟你是一样的。”
这一声长叹,是叹自己那永不可实现的逍遥吧。他一生为他的仁义道德疲于奔命,游离在各国之间,几次三番九死一生。如果一个人一生,为一些虚名耗尽自己的光阴,所有想做的事情被理智无情的搁置一旁。这样的智慧,真的是对人生有益的吗?
有一次,子路问他:“死是怎么回事?”他只粗鲁的说,“活着的事都没弄明白,怎么知道死的事情。”我觉得他的回答特别粗暴,一点也不像智者。对于生死这么重大的问题,他竟然不仅回避,还拿活着的事没弄明白,这样莫名其妙的理由来搪塞生命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拷问。
一个不知从何而来,又不知要去往何处的人,得活得有多糊涂啊。是不是不思考生命的终点,这样富贵,权势,身名,就有了永恒的意义呢?也许只是在繁华尘世里,被自己杜撰出来的仁爱,君子小人,困住罢了。
子路虽然草率,但是对夫子的教导是极遵从的。在卫国内乱,生死交战之迹,为了“君子死,冠不免。”的教导,给敌人抓住机会,砍成肉酱。子路武功高强,被夫子教的这样,枉送了性命。也许孔夫子是极聪明有智慧的人。但是如果听从一个有智慧的人的教导,却不能保的自己身体平安周全,不能过心灵安祥的日子,反而每天出生久死。我实在不知道这样的智慧于人的意义。不过,把自已困住,也困住别人罢了。
于是我想,夫子是一个迷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