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到了江苏特级教师管建刚老师的《一线带班》这本书。书的标题最先吸引了我的注意,顾名思义,这就是一本给一线班主任提供锦囊妙计、干货满满的“葵花宝典”。
本书以“抓开头”、“抓家长”、“抓时间”、“抓作业”、“抓基础”、“抓常态课”、“抓复习”为七大要点展开详细的理论加实践性策略的叙述,一个个小妙招,干净而且有思想,读得进,用的上。例如,在让老师百般头疼的语文背诵任务方面,面对学生的拖拉习惯,管老师给出了一则方法:对于后进生,不管他是否能完成任务,先给家长发一通感谢短信,感谢家长的督促与配合,并表扬该学生。这个方法与我在日常中和家长的沟通截然相反,回顾过往,学生未完成任务时,我的做法一般就是直接将结果告知家长,并提醒家长监督完成任务。细细一想,家长在多次收到老师的提醒短信后,难免心生抱怨,不利于构建长期良性的家校沟通模式。而管老师这一感谢后进生家长的做法,立竿见影,行之有效,让家长看到孩子的希望,家长才有动力去督促孩子,有了家长的督促,孩子回家能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的批评减少了,即使后进生的学习成绩不能提高,最起码也不会更差。
另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家校沟通小技巧是如何给家长发学生的照片,过往我会把照片一一发在群里。但是书中管老师说,老师要想和家长建立更进一步的互动交流,可以将学生的照片单独私发给家长,让家长感受到老师送出的这份独一无二的关注与关怀。这些都是管老师书中提到的在班主任工作中非常细节的事情,管老师对细节的把握,令我豁然开朗,不由为管老师点赞!
管老师在书中还贡献了不少抓复习、抓课堂、抓成绩的妙计,例如,他精心制作的考试成绩分析表,表中记录了每一次考试的成绩,错题分析,又比如,班级师徒结对,过往的我,会将优生和后进生进行捆绑,而管老师的做法,在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结对外,还会发布小组集结令,引导学生创设结对名称,结对口号,考试目标,执行策略等非常详细的指令,从精神上,先鼓舞了学生的士气,在实践中,又给与了清晰的方案,有效提升了师徒结对的效果。
管老师还非常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书中提到了“作业迟交券”、“考试加分券”,诚然,分是学生的命根,管老师借助“命根”来管理作业,每单元教学前,每个学生得到一张“作业迟交券”,可以“不”当日完成作业一次。考试加分券,是老师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获取加1分,加3分,加5分,加10分的加分券,直到下一次考试,老师在学生考试结果基础上,再把学生所获的加分券进行叠加。
《一线带班》,管老师用最平实的语言直面“枯燥”的教学生活,记录着他与学生的点点滴滴,管老师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他用自己的素材告诉我们,每个老师都可以书写一本属于自己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