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我们也进入了中年,经常跟跟我那些同学或者朋友聚会,我看他们或多或少总是会感叹怎么真的碰到了中年危机了。
我们这个年龄,基本已经有车,有房,有孩子;但是你说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却随着年龄增加而在不断增加。收入减去房贷,生活费,孩子教育等等,剩余的钱根本没有任何安全感,如果一旦工作收入中断或者减少,那是不是整个家庭的收支会变得入不敷出,这也是常见的中年危机的描述。
我有时候也会在想,我们的一生不一定会发生意外,不一定会生重病,但是一定会变老,那人变老后我们是否可以舒舒服服的安度晚年呢,我们花了大半辈子的时间在打拼,在积累财富,难道想在老年的时候还要省吃俭用吗?
中年危机的思考基本可以衍生到我们老了怎么办,现在的人基本没有太好的家庭财务规划,一个年薪30万的家庭不一定老来比年薪20万的人生活好,中间的差别就是在中年的时候或者在更加年轻的时候有没有对自己进行一个比较好的规划。
有一个例子,台湾有一户家庭,只有丈夫工作,妻子不工作,有两个孩子,丈夫收入20万台币,这在台湾属于中低收入,但是他们并没有在中年感到危机,甚至有些朋友都会觉的不可思议,为什么这个家庭比自己还生活的好。丈夫每个月会把收入交给妻子打理,妻子把收入分别装入8个信封,每个信封分别写上名字:开销,房贷,购物,旅游,教育,保险,储蓄,学习;当然她是根据自己的规划,把不同数量的钱放入信封,一个信封花一个月,花完就没有了,不转挪用其他信封的钱,他们就是在这样的规划下,在有节制的开销下,生活并没有因为收入低而对未来产品过多的影响,还有钱去旅游,去购物。这种信封规划对于发生中年危机的人来说是非常好的。
现在电子设备这么进步,有手机上的各种记账软件也就实现了这个功能,最主要是我们有没有这个观念,其实我们的家庭跟办企业是一样的,你应该学会做家庭资产负债表,家庭现金流量表,通过这两个表对家庭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想想对于老年生活的期望或者目标,那就是可以提前规划。首先在整个家庭资产配置过程中,除了最基础的生活开销外,有没有配置保障型的保险用来保命,这部分一般杠杆比较高,不会因为发生重大疾病或者事故后让家庭破产;有没有规划一部分进行强制储蓄,大部分人也有储蓄的习惯,但是为什么感觉还是存不下钱来,一般人都是储蓄=收入-支出,这样的结果就是基本花完了,应该是支出=收入-储蓄,先要把钱按照规划存起来,这样就会控制消费。
其实我们人生就像一座高山,我们的目标是老的时候可以爬到山顶,那你是想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爬这座山呢,还是等老的时候才从山底开始往上爬呢。做为一个专业的家庭规划师,这部分的内容还是非常多的,今天先起个头,下次慢慢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