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掉有色眼镜,正确看待人格。
所谓有色眼镜,就是在只拥有片面信息的情况下,尝试对事或者对人形成总结性的评价。有一句话说:“你以为的其实并不是你以为的”,就是对这种片面认识的揭露。 片面认识本身不糟糕,但是当我们不认为自己存在局限性,否认自己所有的信息可能会是片面的时候,这个有色眼镜就会形成。
本篇将会讨论2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拿掉有色眼镜,正确看待人格。 第二个问题,如何做到拿掉有色眼镜,正确看待人格。
首先第1个问题,为什么要拿掉有色眼镜,正确看待人格?
还记得第一节中提到的小王的例子,虽然一方面他很想将工作做得更好,但是另一方面,他又懒得去努力,每天按部就班得过且过。这让他感到非常焦虑、自责和痛苦。
他不懂自己为什么会这么矛盾,直到在咨询中他通过自我探索,发现原来小时候的他曾经非常努力也很优秀,但只是外表风光,他内心的体验一直以来都非常的糟糕,而且每次遇到失败,不仅没有支持还会被别人误会指责。
他太熟悉自己所处的文化了:只要做事情就有风险。因为做好了大家认为你是应该的,做坏了反而得到很多的指责和奚落。
所以小王看似让人讨厌的“惰性”背后,其实是潜意识中,他非常真实的自我保护。 对于他来说,不努力而造成对现状不满的痛苦,要比努力却被打击的痛苦,更容易承受,于是潜意识中,他更倾向于选择不努力。
而那个信用卡常常透支的小张,虽然明明知道不应该这样乱花钱,但是却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购物行为。
她的父母都曾经遭受过贫穷带来的不公和歧视,对他们来说,生存的目的就是要对抗这份不安全感,这在不知不觉中构建了小张原生家庭的核心文化,钱在家里的地位是最高的,父母也永远都在忙着赚钱,忽视孩子和家庭。
这种上进和奋斗不是为了追求幸福美满,而是为了逃离伤害和恐惧,父母的心理创伤也被植入小张的内心,让她默认自己获得的尊严,得到的认可,被别人喜欢,都是因为自己是有钱人。
所以长大之后,小张装也要装出很有钱的样子,因为这就是她价值感的来源,她需要撑起强大的物质外壳,去对抗她内心深处对贫穷,对穷酸气,的恐惧,厌恶,和憎恨,在她和自己和解之前,她没有别的出路,只能不断去撑起这个物质外壳,疲惫不堪。
所以,没有无缘无故的行为,我们的每一种做法,想法,认知,情绪,无论我们自己是否知道,都一定有它的原因,背后都有不那么显而易见的人格特质在影响。
对于我们来说,没有必要被这些表象困住了,要知道,好的坏的想法、情绪、甚至行为,都有它们存在的道理。 而我们去了解这些道理,不是为了给自己找借口,也不是把责任推出去,而是帮助自己真正做到客观了解自我人格的全貌。
只有客观了解了全貌,我们自我的健康人格发展,和其他人格的更好相处,这些才会成为可能。
换个角度想,当感受到自己被别人的偏见伤害,别人用有色眼镜对你评判苛责的时候,就知道了,这样伤害你的那个人,其实也是对自己不允许和不接纳的,正在刻薄地对待他自己内心的挣扎与冲突。他给你的痛苦,只是他自己身上痛苦的一部分。 因为被苛责的不能被看到,不能被看到的无从去理解,而不能被理解的,永远得不到解答和真诚的改变。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拿掉有色眼镜来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因为看到的,只是人格的表象,而不是人格的全貌。
第2个问题,如何拿掉有色眼镜,正确看待人格?
科学看待人格,需要我们做两件事。 第一件是允许自己成长,同时也允许别人成长。其实允许别人的成长,本质上也是允许自己的成长。
了解到其实很多人都存在着这样一种感觉,就是不管别人看到的自己是怎样,我们内心总会有一些不安,比如被某个人喜欢了,我们潜意识中会有担忧和恐惧,担忧ta现在的喜欢只是因为ta还不完全了解自己,恐惧ta一旦了解了可能就不再喜欢自己了。
这种好像自己有很多部分,有美好、有的可恶、有的招人喜欢、有的引人厌恶的状态,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不陌生。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体验呢?因为人格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构成,在心理学的人格研究中,我们看到除非一个人要么完全没有自我突破,自我身份的发展还完全处于童年阶段的自封闭状态中。 只要我们开始脱离高度自我,去真正的成长和靠近成熟,我们就会有这样的体验。 它不可怕不糟糕,恰恰相反,这感觉正是我们正在成长的信号。迎接这样的成长信号,就是我们科学看待自己和他人人格状态及其变化的第一步。
所以当我们看到别人身上,不那么美好的一面的时候,告诉自己这是他正在成长的样子,并且通过了解多种人格特质之间的关联和它们彼此之间辅助的本质,我们就可以避免过早的、草率的为别人、为关系、为自己去下定义。
因为这种下定义,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是残忍的,它逼迫你自己学着将那些容易被他人接纳的那一面展示出来,然后小心地把那些可能遭人拒绝,被人讨厌的另一面藏起来。
这样的选择,再加上社会文化的推动,就会形成一个强大的“假我”,这个假我会说服你ta才是成熟的。对于你来说,你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卡在这种分裂的状态中,把真实的自我藏起来。这个时候,一旦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和痛苦,人往往会感到巨大的痛苦、绝望和无能为力。
即使侥幸没能体会到这种痛苦,这种分裂状态导致的强大假我,也会让我们在未来的某一天突然发现,原来我已经这么善于说言不由衷的话,做虚情假意的事,于是内心悲凉感叹青春已逝。
青春一定会逝去,但成熟绝不等同于背离自己,恰恰相反,真正的成熟是自我人格的整合发展,什么意思呢? 就是了解和团结每一个部分的真实自我,无论这种真实的自我别人是否理解和接纳,我们自己首先允许自己是成长中的个体,去理解和接纳,当时当刻的,每个部分的自己。
想象一下,你心中有一个做错了事情会竭尽全力去撒谎的小孩,你不以他为耻,不觉得他见不得人遭人讨厌,不认为自己需要将他藏起来,而是去理解他撒谎的动机是什么?不急着给他贴标签说他不诚实会骗人,而是去看到、去感受到他做错事后的恐惧和想要逃避责罚的渴望。他不是为了撒谎而撒谎,他是为了感到安全而相信撒谎是他唯一能做的,在你完整看到内心这个不那么光明的小孩的时候,这个孩子就自然而然获得力量,拥有成长。
这样做了之后,未来的某一天再有做错事的经历时,你内心小孩的恐惧感就没有那么强,他没有必要再大费周章地去欺骗,因为他被你理解被你接纳,他也终于可以不羞耻不遮掩的和你靠在一起,帮助你从根本上做到客观全面的看待自己和连接他人。
科学看待人格需要我们做的第二件事是去留意自己的惯性。
虽然判断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健康很重要,但这并不是我们的目标。 下结论这件事情是一个很强大的惯性,但是,它除了证明自己拥有下结论的能力以外,并没有什么建设意义,因为真正难的是改变,是建设,是回答更重要的问题:“那么我们接下来要怎么做?”
比如小王理解自己的惰性原来是一种, 深层的自我保护之后,他不需要简单地让自己困在“我有不健康的人格特质”这个结论中。恰恰相反,通过界定什么是好的,什么是需要也可以被改变的,他可以客观面对自己的“惰性”,这个惰性,虽然本意是要保护自己不去承受努力后的失望和打击,但是也实实在在地阻碍了他将本身确实拥有的实力发挥出来。
他被以前受到的伤痛吓到了,卡住了,动不了了,所以自然而然也就保护过度了,“惰性”在保护他不要再去冒险求取进步的时候,也给了他巨大的困顿和不甘。当他看到自己过往伤痛时候,就开始了疗愈的体验,而只有疗愈,才能让我们的人格完成整个发展。
今天的你/我/他,都是我们各自过往经历的产物。这个经历如此的重要,但让人伤感的是,每一个孩子对这个经历都是毫无控制力的。
我们在生命的最开始,很大程度上是在被动接受别人赋予的人格调色过程。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人格原色会被家庭,以及家庭所处的社会环境,慢慢地改变,以至于长大后的自己和天生的性情,虽然他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人格表现却往往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不去了解我们的经历,尤其是这个经历如何对我们的人格特质进行了调色,我们就没有觉知,这个调色过程就会持续在我们无意识被动承受的状态下继续进行,即使自己有能力去改变,我们的人生也依然不为自己所控制。
科学看待人格就是我们掌控人生的第一步,拿掉有色眼镜,不仅让别人感觉更温暖更有希望,我们的突破,也是给了自己重新人生的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