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哈比。
今天是2021年的第10个周五。
如果你也喜欢猫,我们就是好朋友。
我曾经也是有机会和猫一起长大的。
小学时候去同学家里玩,她家养了只哈巴狗,走哪儿都屁颠儿屁颠儿跟着,乌溜溜的眼珠子盯着你,太可爱了。我回家缠着大人说想养宠物,他们不让,死磨硬泡也没有用,后来爸妈才跟我说起缘由,在我妈快生我的那个冬天,家里闹老鼠,我爸从朋友那儿领了只小猫回家,打算治老鼠。
后来我出生了,妈妈把我放在摇篮里,头脚朝向每天换一次,因为婴儿会寻着光望,今天朝着左边明天朝着右边,婴儿头软还没定型,用这种方法孩子头型不偏还饱满,据说小时候被带出去,皮肤黑长得还磕碜,别人瞧了没啥地方好夸的,就赞到:“这孩子头型真好!”
摇篮摆放位置不仅光线好、还通风,小脑袋上不算茂盛的几根毛发在阳光下闪耀在微风中摇曳,那倒霉催的小猫就跳到摇篮上方,探下身子伸长爪子捞,把我头发当逗猫棒了。我妈看着觉得好玩,回头和我爸当笑话讲,我爸脸都绿了,当晚就把小猫送走了。
长大后走街上我最爱干的事就是字面意义上的招猫逗狗,我觉得到现在云养猫都满足不了摇篮里那会儿的婴童遗憾,这玩意儿跟童年阴影似的。于是2019年初,我开始背着相机走街窜巷拍猫,在朋友圈开启了一个叫《如果世界上没有猫》的摄影系列,名字出自一本日本小说,拍摄内容越拍越不满意,不断思索:我为什么要拍猫?映射到我镜头中的猫的形象理应是我心目中的猫。几个月后,我停了下来,开始大量搜索观看关于猫的电影、小说和摄影作品。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搜索过程中特别喜欢的五个拍猫大神和他们的作品,在他们的镜头里,猫给我完全不同的感觉、因为它们拥有着完全不同的身份形象。
一、中国·@喵呜不停
在微博上提到拍猫的摄影师,第一个必须是@喵呜不停 ,他是一个上海摄影师,从哪一年起开始走遍全国各地专职拍猫,这两年还先后出了猫主题的日历和故宫猫摄影作品主题的手帐本,从数量上来看就完胜其他许多摄影师,听说他了解到哪个城市哪家有罕见的猫,就打飞的前往拍摄,真是羡慕。他镜头里的猫就是普罗大众心目中的猫形象:可爱,逗趣,活泼,跟大光圈拍靓女一样一样的。
二、荷兰·Marcel Heijnen【香港铺头猫】
这位定居在香港的荷兰摄影师,我是在instagram上发现的,他拍了许多香港店铺的猫都发在这个账号上,手法十分男性,平铺直叙、正面切入,少用大光圈虚化背景,甚至随着时间推移、作品风格变化,猫形象从一开始与铺主互动到后来在照片中的占比越来越小,神出鬼没,和店铺的商品杂物俨然成为一体,如此自然平淡。在他的镜头里,猫是店铺里的一员,是伙计、甚至有时候还有着老板的气场。
三、美国·Walter Chandoha【商业猫片】
享年98岁的Walter Chandoha拍了70年的猫片,一听就是老猫奴了,Salute~哈哈。他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用商业艺术的拍摄手法将猫咪塑造成一个个镁光灯下光彩夺目的超模,上杂志封面妥妥的,这仿佛是他的专长。但我却在数以万计的作品中最钟爱他在摄影棚外拍到的一张《黑帮》(《The Mob》),气场这个东西靠影像拿捏真不是个容易的事情呀。
四、日本· 伊原美代子【祖母与猫】
这位女士的镜头中,祖母美佐绪和异瞳白猫福丸是一对生活中的伙伴,从祖母捡回小猫直到送走猫咪,他们一起吃饭一起在田间干活,一起泡澡一起享用年复一年的生日蛋糕。她在福丸生前身后出了两本摄影图册都以《美佐绪与福丸》命名,一本彩色一本黑白,照片里几乎看不到在摄影基础课里那些技术参数的耍花枪,只有丝丝入扣的生活气息。
五、俄罗斯·斯维特拉娜·彼得罗娃【肥猫艺术课】
彼得罗娃的母亲去世后给她留下了一只橘猫——查拉图斯特喵(昵称“查喵”),这位设计师通过给大胖猫拍照ps进世界名画、给查喵配上话语、分享到网上、出一本《肥猫艺术课》的书,这样看似玩耍的过程一步步走出了家人离世的抑郁阴霾,也许这正是母亲的遗愿。
重塑雕像的权利上《乐队我做东》时,马东问刘敏:听说你是猫奴?刘敏回答:也不算是奴吧……马东笑得不行:一般我们说猫奴,别人都把重点放在“猫”上,而刘敏会把重点放在“奴”上。
我想以上分享的五个摄影师、都会和刘敏是同一类人,正因为他们把重点放在了人的身份、猫的地位、放在了人和猫的关系上,才会产出如此不同的摄影作品吧。
总结一下
今天我分享了一些我探寻“猫影像”时候遇到的影像作品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链接观看更多
中国·喵呜不停 微博:@喵呜不停
荷兰·Marcel Heijnen【香港铺头猫】ins:@chinesewhiskers
美国·Walter Chandoha【商业猫片】
日本· 伊原美代子【祖母与猫】
俄罗斯·斯维特拉娜·彼得罗娃【肥猫艺术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