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他以五十人之寡入数万人防守的敌营,生擒叛贼张安国,轰动朝廷,鼓舞民心士气。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曾在沙场秋点兵,战鼓声中,你策马飞奔,弓如霹雳弦惊,敌寇闻名丧胆。
他也曾在鹧鸪山中,断鸿声里,叹尽流水,望断青山,在斜阳危楼,把栏杆拍遍,却无人领会他的登临之意。……
历经九百年沧桑的岁月,他的故事,他的词作,他的赤子情报国志,还在代代流传。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1140年生于山东历城,他出生时离“靖康耻”十年有余,南宋朝廷建都临安已是第十四个年头。那时,他的家乡,已经被金兵全部占领。
辛弃疾自幼父母双亡,由祖父辛赞抚养长大。祖父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孙子身上。辛弃疾从小就聪明过人,二、三岁时,祖父就教他习文识字,后来又得到亳州名儒刘瞻的悉心教导,执笔写文,洋洋洒洒,一挥而就;展卷吟诗,更是锦心绣口,谈吐风雅。
他是刘瞻最器重的得意弟子。师傅经常说,辛弃疾文章格调高,又常常能够写出惊人之作,他日一定会成为词之名家,。辛弃疾后来果然不负师傅的期望,成为与苏轼并称的豪放词代表。
辛弃疾不光文学方面的才华过人,更有一身好武艺。据说他五岁时就开始习武,每天早上闻鸡起舞,随师傅练习拳脚棍棒,拉弓舞剑。练习完毕后,还要跟着祖父学习兵书阵法。他特别好学,每天学习到深夜也不感觉疲倦。每有闲暇之时,祖父便带着他登高望远,增长他的见识,让他了解天下形势。
他的祖父辛赞,当时不得已在金国出仕,谋了一个小小的职位。尽管如此,他与南方那群不思进取的南宋阔老遗少们是不一样的。沦落于金人统治区的宋朝遗民,亲眼目睹了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饱受的屈辱和辛酸,反而激起了他们对故国王朝强烈的思念。他们念念不忘的是报仇雪耻,恢复中原。
辛弃疾与祖父相依为命,深受祖父的影响,加之目睹金人的种种恶行,自幼就立下壮志,长大了要恢复失地,报仇雪耻。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忍受不了金人严苛的压榨,纷纷奋起反抗。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两千人,秘密进行训练,使他们成为了精锐的战士。后来辛弃疾投奔耿京,在义军队伍里担任掌书记。
初来乍到,年轻的辛弃疾,并没有得耿京的重用。但是他担任文官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事,让耿京对他刮目相看。
当时有个叫义端的和尚,因受不了在义军里当差的苦头,偷偷盗走了由辛弃疾保管的帅印,准备去金营里邀功。义端本是一个小股的义军的头领。是辛弃疾说服了他,一起来投奔耿京的,辛弃疾视他为兄弟。
耿京盛怒之下,拿辛弃疾问罪。出现这样的变故,辛弃疾自知交友不慎,羞愧难当,当场向耿京立下了军令状,自己一定会追回帅印。
当晚,辛弃疾带了一小队人马,悄悄埋伏在去金营的必经之路上。天快亮的时候,那义端和尚果真骑马来到此地,辛弃疾不由分说,一个箭步蹿了出来,一刀将义端和尚砍下马。那义端和尚见是辛弃疾,吓得魂飞魄散,当即跪地求饶:“老兄啊,你饶了我,我知道你将来一定有大造化,你饶了我的小命吧……”对于这样贪生怕死的变节分子,嫉恶如仇的辛弃疾哪里能轻易放过。他不由分说,手起刀落,义端身首异处。
追回帅印,辛弃疾在耿京眼里不再是文弱书生,他被委以重任。
公元1162年,耿京派辛弃疾为代表,去和南宋朝廷商谈,共同抗金。可是当他们完成任务返回时,却得知耿京被叛徒张安国设计杀害,献给金人。张安国也因此当上了济州的知州。辛弃疾义愤填膺,不顾身边人的极力劝阻,带着亲信五十人,前去捉拿叛贼。
那天晚上,张安国正在他的府里宴请贵宾,在丝竹歌舞声中,宾主推杯换盏,饮酒作乐,他还不忘吹嘘自己过去的经历。渐渐地,宴会进入高潮,宾主都喝得醉醺醺的。这时候士兵来报,外面有一个人自称是辛弃疾,要见张安国。
张安国听说是辛弃疾,不由得有些心虚,但想到这里是自己的地盘,也多了几分胆气。他带着几个随从出来,还没弄清来意。辛弃疾一把抓住他衣领,把剑架在他的脖子上,在下属的协助下把张安国绑在马上,在苍茫的夜色中,一行人向纵马跃向城外,向建康行营进发。
临行前,辛弃疾对守城士兵们说道:“朝廷大军马上就要来了。大家谁愿意抗金的,参加到我们队伍里来吧!”在他的号召下,有近万士兵杀了将官,追随他而去,待到金兵张皇失措跑出来的时候,哪里还见得着人呢?
这一英雄壮举,在南宋朝野上下引起了轰动。据南宋人洪迈在《稼轩记》中说,“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辛弃疾惊人的才能和胆识,使他名中一进。宋高宗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放了他在南宋的仕途生涯,这时他才25岁。
辛弃疾自25岁在南宋朝廷为官。刚开始时,他对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上宋高宗赵构曾赞许过他的英雄行为,不久后即位的宋孝宗,也一度表现出想要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锐气,所以他在南宋任职前一段时期中,曾热情洋溢地写下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如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这些建议书在当时深受人们称赞,广为传颂。
《美芹十论》对宋金形势和战争态势作了详细而具体的分析,给某些摇摆在和战之间的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使其坚定信心,鼓舞其气。《九议》写在《隆兴和议》写于签订几年之后,当时朝堂内外的一些有识之士,都明白和议不可持久,最终还是要备战。所以这篇文章以备战为前提的,论述如何做好战争准备工作。
南宋朝廷对辛弃疾在建议中所表现出的实际才干很感兴趣,于是先把他派到了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去治理荒政整治,整顿治安。每到一处,他都干得非常好,深得老百姓拥护爱戴。
可现实对辛弃疾又是严酷的,他虽有出色的才干,政绩突出,但是他不愿意和当时的官场同流合污,又敢说敢做,不愿意迎合别人。他辗转多地为官,最高的官职也不过是四品龙图阁待制。
当时还有不少人嫉妒他,上书弹劾他,说他是酷吏等等,曾经多次被贬。他也意识到自己“刚拙自信”的性格,不为众人所容,所以做好了归隐的准备。
淳熙八年冬,42岁辛弃疾,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归居上饶,此后二十年间,他除了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福建安抚使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村闲居。
对于一个胸怀壮志的铁血男儿来说,北伐中原,收复失地,是他梦寐以求的愿望。可是岁月流逝,壮志难酬,让他的内心特别的压抑和痛苦。于是他寄情于词,写尽了内心的慷慨悲凉,与无尽的愁绪。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这首词写于他南归之后,担任建康通判任上。那时他南归已经八、九年了,却不能施展自己的报国之愿,只得借登临游览来排遣自己内心的悲愤之情。
那是一个天高气爽的秋天,词人极目远眺,长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许能够写出词人此时的心境吧。本是山东大汉,偏偏只能做“江南游子”,失地收复无望,仅有半壁江山,内心忧愁哪里能排遣得了。
夕阳西下,赏心亭上传来孤雁的声声哀鸣,引发了词人对北方故乡的思念。看着手中的宝刀,悲愤地拍打亭子上的栏杆,又有谁能够领会他此时的心情?
西晋的文学家张季鹰,因为家乡的鲈鱼味美。在秋风起时辞官不做,回乡去了。甚至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可是词人呢,这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却不能归去。江南虽好,毕竟不是故乡,他强烈地想要回到北方去。可是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自己的壮志难以实现,甚至也没有知已,能够给自己同情和慰藉。
这首词是辛弃疾的名作之一,他对辛弃疾那个时代的矛盾有所反映,有着较为深厚的现实内容。在文字背后有着巨大的悲壮感,眼前的山水都带上了愁绪及仇恨。词人想要北伐中原,以雪国耻家仇的心意没有人了解,让人生出凄凉之感。
辛弃疾本是北方人,他虽身居南方,也不甘心做南方人。他的很多的词作都体现了对北方的向往之情,抒写内心的愁绪,还有壮志难酬的愤慨。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一座郁然孤峙的高台,下面是激流的江水。这里是当年裕隆太后被追之地。想到金兵的猖狂,国耻未雪,内心悲愤之情油然而生。词人独立造口,遥望长安,无数青山重重遮拦。想那青山虽能遮住长安,却遮不住向东流去的江水。词人意思应当是敌人与投降派终究终会败给正义之师。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暮色苍茫,深山里传来鹧鸪的专卖声声啼叫,更添悲凉之感。这首词里的那种亡国之痛也是直击人心。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一首选入初中教材,我们是最为熟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忠勇的将军,喝醉了酒,仍要“挑灯看剑”,梦里也想回到军营,投入战斗。然而现实却无法让他的梦变成现实,驰骋疆场,只能在梦中快意一时。“可怜白发生”一句,写尽词人内心的失意和悲愤。
走近辛弃疾这位文武双全的忠义之士,品读他的词,去触摸他那拳拳爱国之心,去感受他内心那苍凉悲壮的情感,会让人油然而生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辛弃疾的词作,有很多都是写他难以实现抱负的悲愤之情。可能这和他在现实中的挫败感有关。词言情,一个人在现实中的痛苦心情,往往会从他的作品里表现出来。
辛弃疾身上有一种热情和理想,虽然他并没有完成北伐中原的心愿,但是他的拳拳爱国之心,以及这种壮怀激烈的情感,给人的心灵带来很强的冲击力,让人心潮澎湃,荡气回肠。(文/水之湄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