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喜悦,无非是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不紧不慢,淡然处之。
前天晚上和朋友们一起给老师搬家,朋友说:“你干活时候不紧不慢,安静松弛的样子,这是多少人想要追寻的专注于当下。”
在朋友看来,这种状态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而我做事时,这是一种自然而发的常态,我也没有留意过自己传达出来的这种感觉,意味着什么。从小到大,我不会一心几用,只能一次做一件事,做完了再做另一件事。我也从不知道什么是着急,只是按照自己的节奏,专注和享受着我手中正在操作的事情,渐入佳境,那种感觉颇为美妙。尤其是收获劳动成果时,还有点洋洋自得的喜悦。唯一令我不舒服的是,在做事期间,如果有人突然站我身后说话,或者拍我一下,那我一定会受到惊吓。
神奇的是,我也只有在做事情的时候才能够达到这种不紧不慢,身心合一的状态。相反,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我发觉自己也会处于一种焦虑紧张的状态,身体从头到脚是紧绷的,我能感觉到自己的胃部,是硬邦邦的、膨胀的。我想,这是因为当我不忙碌的时候,会胡思乱想,吃饭的时候,也没有关注食物的味道,吞下的全是焦虑的情绪。这种状态大约会持续一周左右,然后消失了。
后来,我明白了:要学会休息,学会爱自己,让自己在松弛的状态下享受时光。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值得你去焦虑和不去爱自己的,开心度过是一天,不开心度过也是一天,那还有时间去焦虑和浪费吗?
记得有次外出办事,等待的时间里,我随手拿了本杂志翻阅,一则关于种柿子的故事吸引了我的目光——
有一对老人想要种柿子树,起初他们还是有些犹豫,老奶奶问:“柿子种下去要等八年才能收成,我们这把年纪了,等得到吗?”后来他们还是选择了种柿子树。多年以后,当老奶奶第一次用柿子做成点心给大家吃的时候说:“没想到五年就吃到柿子了,今年是第一次收获果实,真是太开心了。”
这则故事让我深受启发。一个柿子的成熟尚且需要八年的等待,既不能揠苗助长,也不能任其自然生长,还要不紧不慢的把握好它的生长周期,播种、灌溉、除草、施肥……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想要做成一件事,成就一段美好的关系,既要学会消除身体的紧绷感,又要避免在身体放松后,投入做事或进入某段关系时又回到焦虑状态。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老夫妻那种不紧不慢的生活态度,这是一种介于焦虑与放松之间的中间态。
就这样不紧不慢的生活着,一步一个脚印,不紧不慢的思考,陪伴和等待.....当我们的内在和外在和谐相处时,不强迫自己的身体超负荷,不懒散消极,定会收获内心所希望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