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

规矩是强者给弱者制定的“道理”,是上层给下层的无形的枷锁,是自己给自己懒惰的借口。

是否应该思考一下,这么多年以来,自己所墨守的规矩,除了让内心感觉到自己很高尚以外,到底对自己有多少用处?

前些天,去附近的路口钉了一个小小的广告牌,毕竟新场地刚开始做生意,推广方面多少需要意思一下。

正常来说这一片地方是根本不让贴广告的,规矩上是这样。

有点做贼心虚的感觉,拿着锤子,左右张望,恰好没人!就快速把广告牌子钉在墙上,最后头也不回地溜走,就像干了什么坏事一样。

多年经历过的教育历程告诉我,这种事是不对的,是不能做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是被所谓的“高尚”、“道德”、“常理”束缚住,不见得是件好事。

事情过后,发现,这其实也不是什么事。很多时候,这种尽管看起来无所谓对错、只关乎规矩的小事,却是事情成功的关键,而这正好被社会意志所控制着。

我们的思想会被规矩所束缚而做事变得战战兢兢。看上去,可能潜意识里会有个声音在告诉你这并“不对”。然而,它并不是错的!

总会有一个声音告诉你,你这样做不行,你这样做会怎么怎么样,你这样做这么多年以来大家都不认可……

那一次到外面去吃饭,我女儿去点菜的地方,拿人家的鱼兜捞鱼玩耍,玩了一会儿,就被那里管理的人制止了,而侄女们却战战兢兢地只是在看鱼,不敢动手。

我突然意识到,也许这样的孩子才会体验到更多,他可以体验到捞鱼的乐趣,虽然被“指责”了一番。最后她只是把捞兜放下,又继续玩别的,从脸上那满足的笑容来看,甚至都没有“悔改”之意。

熊孩子?

熊就熊吧!

侄女们可能在外界看来,很有教养,很乖巧。但其实我知道,在他们家,每次她们做点“不太规矩”或者不符合她们父母想法的事的时候,会受到严厉的谩骂和制止!久而久之,这已经成为她们心里的一种定式,她们不会去考虑自己想不想,第一反应只会认为不能做!

做鱼缸捞鱼这种“有碍父母面子”的事,她们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她们时不时瞄着我女儿开心玩耍,那个眼巴巴的样子,多少有点讽刺。只要不过分不逾越应有的底线,孩子调皮一点又何妨!

我的孩子我希望他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不过度守规矩,懂得调皮捣蛋,敢于拒绝、敢于自信、敢于表达自己。我不希望他像我一样除了码字发牢骚以外,做什么都畏手畏脚,内心还会自卑……

我们作为大人,却不敢熊一点。有太多太多的事,并不是不想做,也不是不能做,而是长期活在规矩内,早已忘记甚至都没有意识。

想要更好的进步,我们往往需要忽略外界的眼光。只要守住该有的底线,事情本身对不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被释放了,潜力也能被激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