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回答来自Morgan实习Kim老师的转述:
自从中国的大学扩招以后,大学生是一年比一年多。有句话说,过去最多的是农民工,少的是大学生,而现在,最多的是大学生,农民工的工资可比大学生高多了。
虽说是这样,但是,通过降低高等教育入学门槛,增多的大多是底层的大学生而已。而且无论大学生的数量多么得多,只要有,就会有分层和鄙视链存在。
清北复交的鄙视985,985的鄙视211,211的鄙视普通一本,一本的鄙视二三本,专科。就像中国社会划分的阶级,社会阶级固化了,在大学体系中,学校之间的阶级必然也是固化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清北复交的永远不愿意再流向阶层之下的学校,鄙视链高处的永远不愿意流向低处。
一个从贫困大山走出的学生靠着努力考上了一所名校,这令人感动,但还不到令人敬佩,虽说教育资源匮乏,但是他是在朝着生态链上方游动,这是出于人进取的本能。
一个大学生在大学里努力学习,每年都拿奖学金,每年都拿优干,每次表彰大会都有他,我们佩服他,但是这还不值得去敬佩。他不过是完成的一个大学生应有的义务而已,如果不是他,也会是她或ta。
2017年香港暑假实习项目第三期,我遇到一个特别的学生,他叫吴磊,复旦2012级金融系,研一。
没错,他处于学校鄙视链最高的那一层级。
刚开始我和他只是在微信聊天,他报名我们项目后会经常问我一些相关问题,我也只是按部就班的跟他解答,和他深入接触是在到香港以后。
古语说,“观其颜,察其色,可知也”。 初次接触只是觉得他是一个很开朗的人,个头不高,但是声音洪亮十足,一双眼睛很小但是很有穿透力,逻辑思维很强,做事稳重,待人彬彬有礼。它符合我一贯对于名校学生的认知。他带领他的组员,获得了实习期间国际商业策划大赛的冠军,我们在香港交易所给他颁了奖。
但是,我在上面举的两个例子都是他。
他高中从西南贵州大山考进复旦,在大学里几乎拿遍了所有的荣誉,除了女朋友外,他得到了一切在大学能够得到的东西。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说这是他最喜欢的一句话。
硕士毕业后,他准备回到他们村里,担任一名村官,希望能够靠他自己所学,帮助更多的人走出大山。
我问他,那为什么还来香港参加我们的实习项目?
他说,有的东西,见过了,我的格局和视野才会更大。我后面才知道,他缴纳的项目费用,是靠着他在外兼职做家教慢慢攒出来的。
如我之上所说,往上爬是本能,做的优秀,是义务。但是能够抛下自己身上的光环,投身到最底层去帮助弱者,这才是真正的令人钦佩。
现在我们都在探讨,如何打破社会阶层固化,但是,我们何曾去关注过那些愿意从高位下来,俯下身去投身底层的人?
我们的愿景是帮助更多的学生进入世界顶尖的企业,但是我们却忽略了人性背后那闪亮的光辉,才是真正的令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