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谈论“AI来了”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人工智能》读书笔记

能剪辑预告片、会写诗的机器人让我甚为恐慌,感到了深深的危机。对于AI,我最大的疑问是,人工智能高度发达的时代,我还会不会有工作。带着这个问题,我打开了李开复的这本书,《人工智能:李开复谈AI如何重塑个人、商业与社会的未来图谱》,说实话,读起来难度很大,看他梳理不同时代的AI定义,我竟然产生了看不懂中文的强烈挫败感。

特别巧,就是在看这本书的今天,我听了罗胖《今日简史》的发布会,其中对人工智能改变生活的阐述与本书内容相互印证,降低了理解难度,思考的宽度和深度也得以向远处延伸。

人工智能:李开复谈AI如何重塑个人、商业与社会的未来图谱

本书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以下几点:

1)无处不在的人工智能

请抛开人工智能就是人形机器人的固有偏见,然后,打开你的手机。我们先来看一看,已经变成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的智能手机里,到底藏着多少人工智能的神奇魔术。

图片显示了一部典型i Phone手机上安装的一些常见应用程序。可能很多人都猜不到,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是手机上许多应用程序的核心驱动力。

2)实用tip:谷歌照片整理、分类或标注、检索功能强大

今天主流的照片管理程序几乎都提供了自动照片分类和检索的功能。其中智能程度最高、功能最强大的非谷歌照片莫属。利用谷歌照片,我可以把我的所有照片和视频——没错,是所有照片和视频,不管是昨天拍摄的晚宴照片,还是十几年前为孩子拍摄的家庭录像——统统上传到云端,不用进行任何手工整理、分类或标注,谷歌照片会自动识别出照片中的每一个人物、动物、建筑、风景、地点,并在我需要时,快速给出正确的检索结果。

用谷歌照片检索出李开复在2008年参加奥运火炬接力的瞬间

利用谷歌照片,我可以轻松找到自己在过去若干年里的每一个精彩瞬间,也可以浏览在过去一年里我都去过哪些著名景点。或者,可以简单输入任何一种动物的名字,比如“海鸥”,看看我以前是不是为海鸥拍过照片。

用谷歌照片检索出所有海鸥照片和视频

3)必须提醒大家的是,今天的家庭机器人还远无法像大家奢望的那样,以人形外貌出现在主人面前。

机器人真的不能像机器猫一样吗?

不能。

一家名为Starship Technologies的初创公司是为小车形状的机器人设计了安全锁、智能行驶、精准定位、智能通信等模块,小车最多可承载20磅(约9千克)货物,最远可在方圆1英里(约1.6千米)的范围内运行,不仅仅可以充当快递工具,还可以在你购物回家的路上帮你拿东西。

它是酱婶滴:

Starship Technologies的智能机器人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越是追求与人长得一样,试图像人一样说话、做事的机器人项目,就越没有商业前景。这个道理很简单——机器人越像人,人类就越容易拿真人与“它”作比较。其技术的不足就会暴露无疑,在“缺点放大镜”的作用下,这种机器人智慧显得无比愚蠢和笨拙。

真正容易打动家庭用户的是功能相对简单,外形更想家电而不是机器人,智能功能只是面向一两个有限但明确的使用场景。也就是说,大多数用户会更喜欢一个有一定沟通能力、比较可爱甚至很“萌”的小家电,而不是一个处处缺陷的全功能人形机器人

4)今天的人工智能是“有用”的人工智能

网上流传着一幅有关“人工智能发展成熟度曲线”的漫画,形象地展示出人们在此前两次人工智能热潮中,从被人工智能在某些领域的惊艳表现震撼,到逐渐认识到当时的人工智能还有各种局限,以至于产生巨大心理落差的有趣过程。

网上流传的漫画:人工智能发展成熟度曲线

我觉得,和前两次AI热潮相比,这一次人工智能复兴的最大特点,就是AI在多个相关领域表现出可以被普通人认可的性能或效率,并因此被成熟的商业模式接受,开始在产业界发挥出真正的价值。

心理学上说,人们接受一件新事物,就像人们感受一种外界刺激一样,是有一个心理阈值的。外界刺激(比如声、光、电)的强度太小的话,人们根本不会有任何感觉;只有外界刺激的强度超过了一个人能够感知的最小刺激量,人们才有“听到了声音”“看见了东西”之类的明确感受。这个能引起人们感知反应的最小刺激量,心理学上叫绝对阈值(absolute threshold)。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是如此。还是拿图像识别来说,在人工智能发展早期,如果一个计算机程序宣称可以识别出图片中的人脸,但它的识别准确率只有五成左右,那普通人只会将这个程序看作一个玩具,绝不会认为它拥有智慧。随着技术进步,当人脸识别算法的识别准确率提高到80%甚至接近90%的时候,研究者们当然知道,取得这样的进步十分不易,但这一结果其实还是很难被普通人接受,因为每五个人脸就认错一个,这明显无法在实际生活中使用——人们也许会说这个程序挺聪明,但绝对不会认为这个程序已经聪明到可以替代人类的眼睛。只有计算机在人脸识别上的准确率非常接近甚至超过普通人的水平,安防系统才会用计算机来取代人类保安完成身份甄别工作。也就是说,对于人脸识别这个应用,接近或超过普通人的水平才是我们关心的“绝对阈值”。

所以,我们说“人工智能来了”,其实是说,人工智能或深度学习真的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了。在机器视觉、语音识别、数据挖掘、自动驾驶等应用场景,人工智能接连突破了人们可以接受的心理阈值,并第一次在产业层面“落地”,发挥并创造出真正的价值。

5)图灵从人们心理认知的角度,为“人工智能”下了一个定义。

图灵认为,人们很难直接回答一般性的,有关人工智能的问题,比如“机器会思考吗?”但是,如果把问题换一种形式,也许就变得易于操作和研究了。图灵所提出的新问题是:

在机器试图模仿人类与评判者对话的“模仿游戏”中,有思考能力的电子计算机可以做得和人一样好吗?

图灵所说的“模仿游戏”,后来也被人们称为“图灵测试”。这个定义更接近我们现在说的“强人工智能”或“通用人工智能”。另外,在论文中,图灵还对人工智能的发展给出了非常有益的建议。他认为,与其去研制模拟成人思维的计算机,不如去试着制造更简单的,也许只相当于一个小孩智慧的人工智能系统,然后再让这个系统去不断学习——这种思路正是我们今天用机器学习来解决人工智能问题的核心指导思想。

6)AI时代,如何学习?

人工智能时代最核心、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包括:

·主动挑战极限:喜欢并主动接受一切挑战,在挑战中完善自我。如果人类不在挑战自我中提高,也许真有可能全面落伍于智能机器。

·从实践中学习(Learning by doing):面向实际问题和综合性、复杂性问题,将基础学习和应用实践充分结合,而不是先学习再实践。一边学习一边实践的方法,有些像现代职业体育选手的以赛代练,对个人素质的要求更高,效果也更好。

·关注启发式教育,培养创造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被动的、接受命令式的工作大部分都可以由机器来替代。人的价值更多会体现在创造性的工作中。启发式教育在此非常重要。死记硬背和条条框框只会“堵死”学生灵感和创意的源头。

·虽然面对面的课堂仍将存在,但互动式的在线学习将愈来愈重要:只有充分利用在线学习的优势,教育资源才能被充分共享,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性才有切实保证。创新工场投资的VIPKid、盒子鱼等面向教育创新的公司,就是大量使用在线教育、机器辅助教育等手段来帮助孩子学习的范例。

·主动向机器学习:未来的人机协作时代,人所擅长的和机器所擅长的必将有很大不同。人可以拜机器为师,从人工智能的计算结果中吸取有助于改进人类思维方式的模型、思路甚至基本逻辑。事实上,围棋职业高手们已经在虚心向Alpha Go学习更高明的定式和招法了。

·既学习人—人协作,也学习人—机协作:未来的“沟通”能力将不仅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机之间的沟通将成为重要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学生要从学习的第一天起,就和面对面的或者远程的同学(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机器)一起讨论,一起设计解决方案,一起进 步。

·学习要追随兴趣:通常来说,兴趣就是那些比较有深度的东西,所以只要追随兴趣,就更有可能找到一个不容易被机器替代掉的工作。无论是为了美,为了好奇心,为了其他原因产生的兴趣,这些兴趣都有可能达到更高层次,在这些层次里,人类才可以创造出机器不能替代的价值。

7)AI时代学什么?

人工智能时代,什么样的工作不会被取代,那些最能体现人的综合素质的技能,例如,人对于复杂系统的综合分析、决策能力,对于艺术和文化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由生活经验及文化熏陶产生的直觉、常识,基于人自身的情感(爱、恨、热情、冷漠等)与他人互动的能力……这些是人工智能时代最有价值,最值得培养、学习的技能。

人工智能时代,自动化系统将大幅解放生产力,极大地丰富每个人可以享有的社会财富。而且,由于人工智能的参与,人类可以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拥有大量的休闲时间。这个时候,这个社会对文化、娱乐的追求就会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而未来的文娱产业,总体规模将是今天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那么,学习文艺创作技巧,用人类独有的智慧、丰富的情感以及对艺术的创造性解读去创作文娱内容,显然是未来人类证明自己价值的最好方式之一。

当绝大多数人每天花6个小时或更多时间去体验最新的虚拟现实游戏、看最好的沉浸式虚拟现实电影、在虚拟音乐厅里听大师演奏最浪漫的乐曲、阅读最能感动人的诗歌和小说……作家、音乐家、电影导演和编剧、游戏设计师等,一定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明星职业。

8)有了AI,人生还有意义吗?

在可预见的未来,人机协作随处可见,人类有大量的空闲时间,或者沉浸在高水准的娱乐内容里,或者追随自己的个人兴趣,或者干脆无所事事。在这样的时代里,压在每个人肩头的工作压力、家庭压力会小很多,人生经历、人生目标以及人的价值观会前所未有地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那么,在这样一个人类历史上从未经历过的崭新时代里,人生的意义何在?如何过完一生才最有价值呢?我们会因为机器代劳了一切,而变得像《机器人总动员》里的人类后代一样懒怠、肥胖吗?

悲观者说,AI既然可以在不少具体的工作(比如围棋)上做得比人类更好,学得比人类更快,那么,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AI既然可以在许多工作中取代人类,那么,人类的价值该如何体现?

我不算有神论者,但有时会乐观地认为,先进技术的出现,或许是“造物主”的善意,或是人类集体意识的英明决策,一边把人类从旧的产业格局和繁重劳作中解放出来,一边如鞭策或督促一般,迫使人类做出种种变革。比如AI,它一边释放巨大生产力,免除人类继续从事烦冗工作之苦,一边又在用可能出现的失业问题提醒人类:你应该往前走了!

人类社会如何接纳在AI时代失去工作的人?人类历史从未像今天这样复杂、玄妙。AI将创造更多的财富,也必然创造出大量新的工作岗位——更多的人可以转换到新的岗位,或与智能机器协同工作,大多数人可以因社会财富的丰富而选择更加自由的生活,还可以依赖于全新的社会福利体系。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抉择:到底是要做一个天天领着政府福利,躺在家里玩游戏,身形如电影《机器人总动员》里的人类后代一样臃肿的废物,还是努力适应新时代,学习新知识,重塑自己在AI社会中的地位与价值,大踏步向前走?

美剧《西部世界》是如此定义人类的进化和发展的:

·人类进化的原始动力靠的是自然界对各种进化错误(变异)的选择,优胜劣汰。

·当代科技发达,人类因变异而得的较低劣的生物特征也会被技术保全下来,进化动力已然失效。

·因为进化动力失效,人类也就失去了进一步进化的可能,总体上只能停留在目前的水准——人类必须不断思索自身存在的价值,寻找生物特征以外的生命意义。

我觉得,基于生物特征的进化也许快要成为过去时,但基于人类自身特点的“进化”才刚刚开始。

就此问题,罗胖在003号知识发布会——《今日简史》全球首发式上,也给出了类似的答案。

原来的故事都不在了,我生存的意义怎么找?

这样的恐慌很稀奇吗?蒸汽机发明的时候,铁匠们恐慌不恐慌?汽车发明的时候,马车夫恐慌不恐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那些饱受战争摧残的人,面对核武器这个庞然大物,他们那一代人恐慌不恐慌?

200年来恐慌是常态,可是总有一批人,每个时代都有,他们觉得人类有很多问题,我可以通过我的创造力去解决呀。

二战之后那么多人在陷入恐慌的时候,还有一批人在创业,那些伟大的公司,比如丰田和IBM,这批创业者在集中精力解决那个时代人类的问题,所以他们的成功是什么?是在新环境下解决人类的新问题而获得的成功。

成功的公司都是在新的环境下,解决人类新问题的公司

很多人一看股票市场,人家怎么做那么好,又是千亿美金公司,又是万亿美金公司,答案很简单:人家解决了人类的问题嘛。

凯文凯利讲过一句话,他说未来30年真正伟大的公司现在都还没有诞生。读完了《今日简史》这本书之后,我对这句话的体会更深一些,为什么你不要看现在股市上谁谁市值破1万亿美金了?因为我们整体人类正在面对全新的问题,而解决全新的问题需要全新的公司和全新的思路,所以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机会是大大的存在。

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我们有感情、会思考、懂生死。而“感情”“思考”“自我意识”“生死意识”等人类特质,正是需要我们全力培养、发展与珍惜的东西。

《真实的人类》里,合成人曾说:“我不惧怕死亡,这使得我比任何人类更强大。”而人类则说:“你错了。如果你不惧怕死亡,那你就从未活着,你只是一种存在而已。”

法国哲学家布莱兹·帕斯卡说过:“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人脑中的情感、自我认知等思想都是机器所完全没有的。人类可以跨领域思考,可以在短短的上下文和简单的表达方式中蕴藏丰富的语义。当李清照说“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时候,她不仅仅是在描摹风景,更是在寄寓相思。当杜甫写出“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的句子时,他不仅仅是在感叹人生遭际,更是在阐发忧国之情。这些复杂的思想,今天的AI还完全无法理解。

如果不想在AI时代失去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如果不想成为“无用”的人,唯有从现在开始,找到自己的独特之处,拥抱人类的独特价值,成为在情感、性格、素养上都更加全面的人。

此外,人生在世,无论是理性还是感性,我们所能知、能见、能感的实在是太有限了。AI时代,我们可以更多地借助机器和互联网的力量,更好地感知整个世界、整个宇宙,体验人生的诸多可能——这样才不枉我们短暂的生命在浩瀚宇宙中如流星般走过的这一程。

的确,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但人却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AI来了,有思想的人生并不会因此而黯然失色,因为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590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6,808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151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79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73评论 5 36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5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22评论 3 39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78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1,038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59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56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1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0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7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53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95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