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秦始皇的出身就是贵族,他爸秦异人虽然是质子在赵,但本质上还是王室成员,有些事真的是命中注定的。
我有时候跟一些朋友聊天,他们也说自己想干一番事业,有远大的理想,但总是实现不了。
说实话有些事真的不是你努力就能换来的,你的出身不一定决定你的一生,但很多时候它决定了你的和天花板。
像我们这种普通人,努力是必须的,但你再怎么努力,也很难超出这个框。你可能能赚点钱,混出点名头,但那个身位很难跨越。
必须得承认,否则会一直痛苦。
2/再说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事,有很大一部分是顺势而为。
不是他一个人牛逼,是他爸、他爷爷以及很多代人打下的基础实在太厚了。
我印象很深秦始皇刚继位那一年,六国搞联合抗秦,但当时秦国一个国家的兵力,已经等于六国之和,还多了十万。
那这么看,只要不作死,那么统一是迟早的事。
3/一个好的系统比一个聪明的领导人更重要:
像秦始皇亲政之前,整个秦国的朝政运转基本是丞相吕不韦在负责。
那会儿秦始皇还小,真正的大权全在吕不韦手上,国家也照样正常运转好几年。
皇帝其实也没什么社交圈,他身边就那么几个人,
所以能不能把系统打通、让它自动运转,其实比个人能力更重要。
4/任何组织,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秦朝也不例外。
他们整个政权结构里,其实就是四大派系在博弈:
第一,芈系,也就是王后娘家。核心靠的是后宫势力,楚国血统,感情纽带,属于外戚集团。
像现实里那种“董事长老婆一系”,或者“核心股东家族背后的力量”。
第二,客卿派,外来改革派、空降军师。这一派不是秦人出身,靠的是能力、谋略、改革路线起家,比如吕不韦、李斯这种。
很像现在企业里的“空降高管”,职业经理人,咨询派。
第三,宗室派,也就是正统的王族贵族。
血脉正统,是“老秦人”,讲身份、讲秩序、保守但底子厚。
就像大家族的长房长孙,或者体制内的传统守门人。
第四,将军系,军功贵族,武将集团。靠打仗起家,有实权,代表有战功、有边疆控制力的那一派。
像企业里那些在前线攻城拔寨的人,但不一定会玩权谋,容易被排挤。
所以你看,秦始皇真正厉害的地方不在于打仗,
而是他把这四大派系给平衡住了。
既要让他们互相制衡,又要能在关键时刻统一发力,这事难度极高。
这才是真正的最高层管理者,不是谁听你话,而是你能把所有人的力都拧在一起。
5/然后我最近也越来越理解一个事;
任何一个组织,其实都对应至少都对应三个核心角色:
第一是客户(或者说用户)
第二是股东(谁给你资源)
第三是团队(谁帮你干活)
以前我总觉得只要把用户照顾好就够了,但现在不会这么想了。你不能光讨好用户,还得看股东愿不愿意投资源,团队愿不愿意跟你长期干。
三方的利益如果没绑在一起,这个组织迟早会散架。
6/现在我再看领导人这个词,完全是另一个视角。
所谓的领导人,其实本质上就是一个代言人。是一个为了维护共同利益,被推上去站在前台的人。
如果你有一天站到了这个共同体利益的对立面,那你就很危险。
不是说你有问题,而是你已经不被需要了。
7今年一个特别大的变化是,不再靠理想主义去判断事情,而是开始尊重人性,理解结构。
做项目,不再只想着用户第一,我会同时考虑:用户爽不爽,股东爽不爽,团队爽不爽。
只有这三方的利益能绑定在一条线上,这个事儿才是真的跑得通,否则就是自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