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医院,听见有一个大约不到20出头的样子的实习护士在嘱咐一位大爷,您拿好这个盛尿杯,明天早上取“晨起中段尿”,放到护士站。
大爷一脸茫然,根本不知道小姑娘在说什么,但是也不敢问。旁边一位年纪比较大的护士看见了,走过去说,大爷,就是早上你第一次上厕所小便的时候,尿一会儿再接。
这一次大爷听懂了,连声道谢。
其实这个小姑娘犯的毛病我们经常犯。比如说我们作为金融从业者来说,在跟客户沟通的过程中,难免要提到一些专业术语,为了体现严谨,有一些专业术语非常艰涩难懂,很多时候客户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这个时候需要我们把它翻译成客户能听懂的话,很显然这是一个技术活,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很好的做到。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句话通常有贬义的意思。但是它的本意却是十分正确的。我们跟人沟通主要就是想让对方听懂我们的话,而不是一味地秀出自己,让对方听不懂。
让别人听懂自己的话,其实是一种基本的思维,但是很容易被忽略。我们在跟人沟通的过程中,有时候就会忘记顾及对方的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而是自说自话。
白居易写完一首诗之后要先读给一位老婆婆听,如果老婆婆没能听懂,他就拿回去修改,直到老婆婆听懂为止。外国有一位作家也说过,他写文章的时候,每写一段就让他10岁的孩子听,如果孩子听懂了,他就定稿。
说话简单吗?简单,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出来了。说话难吗?难,同样一段内容,让不同的听众真正理解就很难。这需要持续不断的刻意练习,是每一个人应当具备的一种底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