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人民日报看了一篇文章,感触很深。4条“分钟定律”除了最后两条我能达标,其他两条都说准了我的要害,也伤害了我多年。今后一定要牢记,让自己越来越稳重、淡定。我将此文分享给大家。
1、说话酝酿半分钟。
你有没有发现,生活中很多争吵和误解都是嘴快惹的祸。明明没有恶意,却因为说话不经思考,得罪了人。本来一片好心,却由于不会表达,反倒落人埋怨。 张口说话很容易,好好沟通却不简单。三思而后言,才不会伤人而不自知。想评价别人时,停半分钟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了解事实;想跟人争执时,花半分钟想想还有没有更好的表达方式。留一点沉默的时间,于己于人,都是最大的善良。
2、遇事先做两分钟。
你的心里是不是经常出现两个爱打架的小人:一个叫“马上开始”,一个叫“等会儿再说”。当他们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时间在飞快流逝:要交的工作,不知不觉就拖到了截止日期前一晚;说好要看书,手机刷来刷去,一不留神就到了凌晨。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两分钟定律:要做什么最好在两分钟内去做,否则你就会不停拖延,甚至放弃。凡事先起个头,才能摆脱拖延症。打败迷茫和焦虑的,永远是具体的行动。
3、凡事提前10分钟。
你是不是经常因为上班路上频遇红灯而迟到,或者因为突如其来的急事而耽误打印会议材料?但如果提前10分钟做好准备,是不是就会相对从容。 早上提前10分钟,就不用担心丢三落四、迟到、饿肚子;工作提前10分钟安排,能更快进入状态;见面提前10分钟到,可以给别人留个好印象。有句话讲得好:“10分钟是细枝末节,提前10分钟是深见远虑。”在这个分秒必争的时代,你的时间观和原则性,就是你的底牌。
4、抽空读书30分钟。
无论什么时候,读书永远是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读自然科学,知宇宙神秘;读文学历史,可丰富精神;读哲学心理,能让人心沉静、脑清醒;读专业书籍,则能扩充知识面,提升专业能力。 上下班的地铁上、通勤车上、睡觉之前,争取每天抽空阅读半小时。一开始看不进去没关系,先从自己喜欢的书看起。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改变就在发生。(完)
我经常说话不经大脑,喜欢脱口而出。进入职场后,因这一缺点,常被人利用。每次话一出口,总是后悔不已。后来,我尽量在办公室、公众场合不说话,懂得言多必失,沉默是金的道理,但有时候还是会犯此毛病,以后会努力改进。
每次遇到一点事,特别是很难的事,我总是很焦虑,还没处理事情之前,我的情绪已经翻江倒海,加上脱口而出的坏习惯,总是喜欢拒绝接受事情,此问题也给我的工作和生活中带来了很多负面现象。经历了几次事件后,我慢慢的开始改变自己,遇到事情,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今后再加一条“先做两分钟”。
第三和第四条,是我一直坚持的习惯,以后继续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