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快被有关人工智能的中英文信息塞满脑袋。我最新知道的一条信息人工智能最先被取代而且已经正在美国几家大公司成功取代的基础职位是秘书!无论是什么行业,无论目前正处于什么状态,行政秘书、文员、秘书将会被最早人工智能取代。在美国,AI执行该职位获得极大的认可,不会抱怨、不知疲倦、所有事情精准到位、所有程序按时完成,记录会议一字不差、会议组织安排井然有条!天啊!我们现在还在抱怨日子每天都充满boring,每天被老板压榨做这些毫无技术含量,却又没有真正没有迈出自己那一步的行政助理们,那些特别想要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姑娘们,真的只剩下想想的生活了吧。
随着阿尔法狗打败李世石,似乎满耳满眼看到的都是AI。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人工智能改变我们生活。信息技术变革时间间隔将会越来越短,AI替代人类的挑战离我们越来越近。
我们该怎么办?一方面在惊呼和担心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后我们该怎么办?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纯粹只担心。了解和分析某种趋势,了解人工智能到底是技术的革新,人工智能也是一种生产要素,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技术。不是、也不能完全代替人。是为了代替人成为更有效率、边际成本更低、故障率更低的方式。那么反思我们自己,该做什么?
1.关注变化,筛选信息,选择跟进信息。
了解人们在谈论人工智能的时候再谈什么?是技术?是趋势?是商业模式?还是技术本身。如果是技术本身,看不懂听不明白,不是码农怎么办?也许,我们从各种人工智能的谈话种反复听到科大讯飞,是不是可以搜索关注下这是家什么公司,努力了解这家公司在做什么?是否有你可以做的工作。如果有,努力进去。站在一家牛的公司里,起码可以稍微庆幸一下,自己比别人早点知道要走的方向。如果现在已经可以语音识别走遍全球,那我们更要精进自己的外语水平,语言是工具更是打开世界的另一扇窗,难道学好外语只是翻译?即便只是翻译,也还可以更多了解最新的AI发展概况,判断自己可以发展的机会。
2.关注个性化、情感化、定制化行业内或者是自己感兴趣的发展方向。人工智能在某种程度上比人更加高效,但是缺少了及时的情感反应,在需要时,同理心带来的感动和共鸣和欢愉是不可取代的。人的情感最复杂,心仪的那款总是众里寻他千百度的。电影《her》里面的萨曼莎,她温柔多情,她理性成熟,她内外兼修,她了解他所有的反应,她能说出他想说的很多话,她知道他研究上的苦闷,但是这个她,不是他的唯一,她,同时和几百人恋爱………她到底满足不了爱人角色中独占性的需求。
亚马逊的echo可以帮我们念邮件,可以帮我们找到我们想要的唱片,了解我们想要知晓的很多问题。然鹅,《朗读者》《见字如面》总有让我们热泪盈眶的感动。
那么,是不是可以从自我出发,怎么样让自己的工作更加丰富、更具有适应性、能保持相对长的竞争力。
或许,也别光听听热闹。起码,可以买点科大讯飞,亚马逊,Facebook,苹果公司等的股票。努力感受分享AI技术的进步红利。
或许,再想想,李彦宏说要百度未来主要发展人工智能。那么人工智能需要什么基础大数据,大数据是我们一个个人的需求和共同点的总结,那怎么处理大数据?如何理解大数据,如何分析大数据是否离我们都很远?学会掌握一个计算机分析的基础方法?是R语言?是爬虫?还是数据思维的方式?该不该业余时间学编程?
再或者,有些设计师、专业买手其实就是在自己喜欢买买买的时候看到心意的东西,开始试着动手,开始总结需求,总结特点,开始工匠精神的专注研究。徐静蕾在微博上晒出自己做裁缝的图,导演工作晨昏颠倒,辛苦工作之余,居然一直还埋头做手艺,做设计,一年下来从粗笨的第一个包到最近的设计包,让人汗颜。靠脸吃饭的艺人们,都已经这么多样化全面化发展自己了。那么,我们是不是除了买买买,就是买买买呢?
面对挑战,要的只是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