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时日,睡的晚,多半十一点多,甚至十二点多。吃完晚饭,干点散事,再看会书,或写篇文章,就到十一、二点钟了。睡的晚,有客观原因,如上。也有主观原因。不想早睡,一个是怕做梦。睡的早,一夜得整好几觉,左一个梦,右一个梦,如同看电视剧,累人累得不轻。做的梦,也记不起好坏,更记不起什么剧情。就是一个感觉:累。
因为有过午睡之后,意识短路的“井绳”,多年来也就很少午睡。想不起自己姓甚名谁,身在何处,自己的身份,那种滋味可不好受。总之,睡是个问题。睡不好,更是个问题。近年,感触最深的莫过于睡眠质量差。也釆取过一些措施。买了些安神镇静的药。食之,不见好转,依然如故。照常做梦。后来索兴不吃,“去它娘的”,做梦就做梦吧。只能顺其自然。
梦多,睡眠不好。或许与十多年来的杂事、琐事、烦心事有关。与有形、无形的压力相联。人在红尘,行于世道,想身体、精神轻与净谈何容易。只能硬着头皮运行。就是各方面改善的时下,也有身心俱疲之时。有时突发奇想,抛却了此时置身的现实,隐于有树有草的山中,有一简单房屋,有一小片土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清静度日。不再去追逐人世的名利,不再为买房而忧,不再为买车而愁,不再为世俗的繁琐而绞尽脑汁……那样的日子多美,多好。也就是想想,一生也难实现。此刻竟羡慕起写《瓦尔登湖》的梭罗,他毕竟有两年多“釆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日子。
不愿早睡,还有个原因,就是感到人生的苦短。时常感到早早睡觉就是浪费时间。怎么才不算耗费时间?对我来说,不外乎看书写文。有人生苦短之感,一方面源于自己过不了几年就四十了,另一方面源于近年有不少人去世。这些都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人生的有限。有时想到按正常的人生,我已走过一半,心头猛地一紧。人生如梦,人生如风,人生到头来是一场虚空。
人生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一个人应当在有涯的人生里,寻求到有益之事,并且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不辜负这珍贵的一生。
作者简介:
王海青,1981年生,山东省济宁市人。小学教师。济宁散文学会理事。济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山东教育》、《快乐写作》、《山东文学》、《崛起》、《大运河文学》等刊物。作品受到多个公众号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