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宝塘船歌01丨《自序》《源流》

      《招宝塘船歌·自序》

      曾经的招宝塘,起于澉浦南门外(靠近龙眼潭),有招宝闸,北流经澉浦城河,入长河过六里堰,继续北流经通元、道塘至欤城入官塘大渠。

      明天启《海盐县图经》记:县西南三十五里。《嘉禾志》载:淳化三年(992)开。淳熙九年(1182)宋臣赵善悉重浚。《徐泰志》云:塘长四十里,自南境北流至欤城入于官塘。

      在通元境内,只是招宝塘北段,名里洪港或里洪塘,南北纵贯镇境。清代黄燮清曰:“招宝塘在治西南三十五里,商舟贩皆经之,故名招宝。”其实到现在,里洪港仍是六平申线(六里山-平湖-上海)的主航道,可通千余吨的中型船队。

      招宝塘,是自古通元人走出故土,闯荡世界的起始。早在唐宋,我们的先民就驾船南下,在澉浦港出海;继明清以降,我们的前辈又买舟北上,赴姑苏春申“学生意”,开风气之先。

      舟楫往来,船歌悠悠。余虽不才,也未得棹歌之要领,但作为从招宝塘出外闯荡的一员,理应有所记录。冥思苦想近年,终成百首,多言招宝塘今古地名、山川、园林、桥梁、舟楫、农事、文化、古迹、人物、典故、庄稼、物产、禽鸟、鱼虫之事。虽步平水韵,又不拘平仄格律,聊比竹枝、民歌之调。

      《招宝塘船歌·源流》

          招宝闸北澉浦城,

          犹忆当年陆水兵。

          东西大街通小巷,

          南北买卖好营生。

      注:历史上招宝塘起于澉浦南门外招宝闸。澉浦,唐建镇、明筑城,至今仍有东大街西大街等街道9条、巷弄27条,历来为兵家所重,驻军历史可追溯至西汉。清黄燮清曰:招宝塘在治西南三十五里,商舟贩皆经之,故名招宝。

      和清鈕雲逵《新溪棹歌》之一:新溪垒石筑为城,吴越争锋以御兵。地绕五龙通市巷,民风殷实乐余生。(新城,吴越争战时垒石为城,后废。唐武宗会昌元年,曾筑土城于此。吴越时筑四城:东顾城,西新城,南于城,北主城。后皆废。新城者,即四城之一也。中有五龙港,皆环绕于此。)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