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阳春三月,梨花满枝头,洁白素雅。为人间送来春的讯息。一扫冬日之萧条,花坠之日,轻嗅,那一抹残香,久留心间,温暖依旧。似父亲善意的叮咛回荡耳边,像母亲温暖的双手拂过我的发髻------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确实,我们正在接力和履行着你们的谆谆教诲与优良美德。
百善孝为先。这是我自懂事起,父母用他们的亲身实践,告诉我的第一条至理名言。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一家八口人,姐弟五个加上奶奶,靠父亲一个月二十几元的工资收入生活。日子过的也紧巴巴。在我的记忆中,那时我们一天三顿的伙食主要以粗粮为主,不是玉米面饽饽,就是地瓜饭。如此的生活,家里粮食还常常不够吃,母亲还得想办法到劳力多的亲戚家借点粗粮接续。在那个年代,如果能吃上一碗纯粹的,不带任何杂粮的白米饭或者大白馒头。简直成了姐弟几个最大的奢望。我们不知道何时能吃一顿饱饱的米饭馒头,只知道那仅有的一点大米,是为重病缠身的奶奶准备的。
记得有一年,在油田工作的大爷带来了一小包大米,我们高兴极了,以为能吃一顿香香的米饭了。但母亲另有打算,她舍不得为一家人熬一锅大米饭,只用手抓了一小把,轻轻地放在刚刚烧开水的暖瓶里。我当时很纳闷,大米为什么不放在锅里煮饭,而是放在暖瓶里呢?第二天一早,阵阵米饭香气扑面而来,叫醒了赖床的姐妹几个,争相起床看母亲做了什么好吃的。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两碗米饭,一碗是浓稠的,另一碗是稀稀的,浓浓的那碗看着好诱人,雪一样的洁白,纯洁无暇。但不知味道如何?姐妹几个纷纷下手,争夺那碗诱人的米饭。母亲发现后,放下手里的活,匆匆跑来制止。并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孩子们呢,米饭是奶奶的,她身体弱,更需要营养,小孩子吃点啥不行,不能和老人抢。”说完,端起米饭一口口给奶奶喂下。
从那时起,我们虽然没吃到叫我们垂涎欲滴的大米饭,但懂得了孝敬的定义就是留给奶奶好吃的东西,那时我常常这样想。母亲那个时候唯一露出笑脸的时候,那就是在看奶奶大口大口地喝那碗白白的米粥的时候。
那次我生病了,浑身乏力,头感觉昏沉沉的。只记得那天做的是玉米粥,但奶奶的那碗大米饭依然没变。我什么东西都吃不下。早上,奶奶还没起来吃饭;而我因为离校远,每天早早带饭上学。那天也不知谁给我装的饭,装好后,我就背着书包走了。
中午的时候。饥饿席卷了我的全身。饭盒还透着热气。我打开饭盒,一下子愣住了……饭盒里竟然是白花花的大米饭!我不晓得不知是谁有意还是无意,简单的思维使我想不到那么多。这是奶奶的饭,我不能吃。我也知道,那些大米来得不易。面前的大米饭在我的眼里一点点变大,我的口水不经允许就分泌出许多许多。周围的说话声、打闹声一会模糊,一会儿清晰。我悄悄地环视了一下四周……没人注意我。于是我盖上了饭盒,站起来擦了擦嘴,似乎我已经吃饱了。
整个下午,我在极度饥饿中度过。几次我有打开饭盒的冲动,毕竟那时我是个孩子。老师的话,窗外的阳光,统统变成了那盒大米饭,一遍遍地诱惑、冲击着我,我有些不知所措。
好不容易挨到了放学,我的腿好像灌了铅一样沉重。书包里那盒饭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走进家门的时候,母亲正在烧火,火光映红了母亲的脸。
我走到母亲面前,从书包里拿出那盒饭,递给母亲。那一刻我嘴一撇,要哭。母亲接过饭盒——她感受到了饭盒的分量。她不解地看着我。
母亲直直地盯着我,黯然的眼神中有一种沧桑和无奈。过了一会儿,她突然抱紧我,大滴大滴的泪珠滴在我的脖子上。边哭边说:“孩子,这可是你向往已久的白米饭呢!今天看你感冒了,不爱吃饭,就悄悄给你装上的,可你------你真的长大了!”
我任由母亲在我肩头啜泣。黄昏的阳光斜斜地射进来,整个屋子变成了一种惨淡的红色。那一瞬间,我感觉到母亲作为女人的脆弱和无奈。
妈妈对奶奶的孝顺远不止照顾奶奶吃喝这事。稍懂事时邻里总夸我妈有多孝顺,伺候生病在床的奶奶的经过都复述给我,让我深深难忘的是:奶奶从双目失明到躺在床上三年多的日日夜夜,父亲在外地工作,个把月见不着他,照顾奶奶的事全落在母亲一人身上,每天给奶奶换洗衣服,翻身子,活动筋骨,是妈妈的必修课,即使冬天手裂了,母亲也会立马洗干净,并且给奶奶换上干净的衣服。奶奶每天起的很早,母亲总是天还没亮就给爷爷起来做早饭。后来奶奶病情越来越严重,肚子胀得鼓鼓,已到大便不通,常常要帮助抠,是母亲一直照顾着,直至奶奶安详走……临走之际,拉着母亲的手,动情地说:“孩子,你才是好人呢,好人会有好报的!”母亲放声大哭,为这难分难舍的婆媳关系,为自己这么多年的辛苦付出,为这天下难得的儿女情长----
母亲对奶奶的孝与顺,像无声的语言已经渗透在我内心深处,榜样的力量,让我婚后跟公婆近三十年之久好好相处,公婆从未把我当外人而是当女儿一样疼爱。难怪有时候老公嫉妒说我命好。我深深懂得公婆对我的爱,源于母亲的孝顺让我学会如何与老人相处,记得2012年公公生病在医院躺了三个月,我一边上班,一边去医院奔波,虽然我没办法象婆婆那样时刻守在公公身边,但每天都是熬好猪脚或骨头汤,送到医院,主治医生都认出我,仅三天有事没上医院,医生竟然问我公公:“这两天你女儿怎没来……”这话是公公后来告诉我的,听起来特欣慰:医生眼里我已成为公公的女儿了。我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慢慢熏陶,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声的力量,良好的家风,内化到自己的思想中。
我的愿望就是让这份孝顺在我儿子身上接力,家庭、单位都是家。我相信,有了好家风,家才更好。良好的家风家教是生长在我生命土壤上用真情浇灌的一朵奇葩,是我一生中最值得珍惜和固守的幸福!我愿用心守候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