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瑜伽教练,很荣幸自己能够非常热爱这份工作,每天都会接触特别多不同性格的会员群体,工作充实也充满了挑战,想想也挺开心的。
每个人对瑜伽的理解不一样,有人认为瑜伽是一种健身,一种美,一种选择,但对我来说瑜伽是一种生活方式,把对课堂的那份热爱和专注带到生活当中。可能是见的会员多了,在课堂内外眼睛一瞟,沟通几句便能知道对方的类型,练习情况,包括对生活的态度!
积极坚持的会员。有的会员很努力,一天2节课,或者一周五六节课的频率,在会馆的活跃度很高,她们就是那种可以跟同事老师搞好关系,推荐会员,忠诚度非常高的群体。她们性格开朗,身体不懒惰,不一定要坐在前排,但课堂的习练认真,专注的能量场,都会把老师的能量带动起来,相互传递,给她们上课有种如沐春风的默契,舒服不累。
练习不太专注的会员。瑜伽的习练讲究专注呼吸,专注当下,享受练习,从而可以减压。一种会员是她们仿佛带着心事进教室,练习时会东看西看别人的身体,或者手机屏幕亮了一下,顺势瞥一眼信息内容。这是对老师和自己的不尊重。另一种是内心带着那股心气儿,觉得自己练的也挺好,无法放下自己生活中的头衔,端着去练习。
聪明和头脑“僵硬”的初学习练者。也许是职业病,几个体式一做,便知道是否有练习基础,身体僵硬还是柔软,有无力量,性格是个性鲜明还是温柔可爱,对于课堂内容接受度是快还是慢。有的初学者虽然没咋练过,但很聪明,生活中应该是很外向或者很爱思考的人,很快就能领会其中。还有的便是慢一些的,很多都是缺乏运动导致的肢体不协调,说实话,教这类会员最累,但还好已经磨的没脾气了。
我想说的是,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会员,作为瑜伽老师都应该更包容,更有爱,对方能感知得到。用爱去柔软,拥抱她们,缓解那份不知道怎么做的尴尬。因为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很可能是你教的什么样,她对瑜伽的理解就是什么样,你是有耐心的她便会有信心的坚持,你是紧皱眉头没有耐心的,她便会更紧张,反而更容易出错。不应该伤害会员的心,好不容易来的,很可能是鼓起很大勇气才选择尝试的。也会遇到心气儿高的会员,那是她还不会谦卑,你无需跟她站在对立面上,用你的爱去拥抱她就可以了,相信那美好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