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都说,大学是个小社会,其实我感觉和高中没什么不同,似乎只是年龄变了。
直到————我们开始为了自己的课业努力时,才明白,有些话并不是空穴来风。老师要求我们做课堂汇报的PPT,这是对我们学习能力的一个测验。我也从中感受到了来自这个“小社会”带给我的压力。
我们需要自己组队完成,两人一组,我在刚升入大一时,看了许多关于大学的经验视频,大多都在说大学独处更重要,不需要合群。可后来我发现,合群很重要,人际交往也很重要。确确实实有许多需要合作的地方,这时候就要看你的交际能力了。
我拿自己举个例子吧!一方面,我一直认为在大学搞好关系没有那么重要,另一方面,也有自身性格的原因。平常也少言寡语,唯独和舍友比较熟,可在课业汇报组队时,她放了我鸽子,理由是她觉得另一个人PPT做的不错。我理解,谁不想找一个优秀的人组队呢?毕竟这关乎到自身利益,在利益面前,友谊竞是这般脆弱,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塑料姐妹花吗?我找不到别的人,因为其他人也几乎都是和自己宿舍的组队,而男孩子我又不太熟。
毫无例外的,我落单了!
我只得向老师说明,一个人制作,一个人演讲。待我做完PPT之后,开始有人找我了,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个PPT。这就是社会生活吗?我反而开始思考,我该不该选择合作,一方面,我认为合作可以促进人际交往,也可以减轻负重。而另一方面,我花很多心思做的PPT,我更想自己讲,我不放心交给他人,我也想展示自己。
我甚至半开玩笑的说“昨天的姐你爱答不理,今天的姐你高攀不起”。可最后我还是选择了妥协,我还是害怕上台,害怕面对那么多人,克服不了自己内心的恐惧。我一直处于纠结之中,准备了那么久,真的不甘心,而我自己做的内容肯定是我自己更了解。亦或是胜负欲比较强,既然做了,我就是想要得到高的评价,我就是要得到认可。我害怕对方达不到自己内心的标准,可是这是我的选择。
我得知的另一件事就是,在做汇报这段时间,也存在放鸽子的现象。(我只是听说的)有个女生本来已经和她朋友说好了一起组队,或许是她朋友心里有更好的选择,她朋友抛下她找了另一个男生组队。在上报名单时临时变卦,有些平时看起来关系不错的女生,最终也没有选择自己的好朋友,转向另一个人。果然在利益面前是没有朋友的么?所以才说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它的方方面面,哪怕是一件小事,都无不在体现社会现实。
大家都希望合作能共赢,因此毅然决然选择了对自己更有利的那一方。大家都默默地找了自己的合作对象,其实我也懂,但是我并没有刻意去找,因为我跟他们不熟,我更加知道自身条件,大家刚开学不久,大多数人都还没有展示出自己的能力,一定是看颜值或是身份找人。我又没有那么好看,找他人也会被拒绝 ,这件事我很清楚,我不着急,就算是一个人又能怎样?同样是锻炼自己。我选择了先去制作一个含金量高PPT,我如果要找合作对象,那么这就是我的资本。
大家都是成年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都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方,这就是社会常态。而我的选择只是提升自己,无论是否找到合作对象,我同样可以完成作业。
合作固然重要,可要共赢还得看自身。无论何时何地,良好的人际关系总能给你带来好处。
我们越来越需要别人的帮助,这是社会的必然趋势,这是一门科学,这也是社会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