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清明节,阳光灿烂,抬头看着明晃晃的阳光,照得眼睛都花了。我低下头,稳了稳头。思绪飘回到了小时候,小时候的清明节,记得叔公,叔叔,伯伯。婶婶。伯娘,哥哥,姐姐,弟弟等大家带上锄头,祭品一起去山里祭祀。想想那时候的小小的我们,童真,幸福,带着一点成长的烦恼,我想当时写作文是我们共同的烦恼。
跟着大人们的身后,学着他们给住着祖先的坟头除草,放白纸,放祭品。听着老一辈说着属于这个祖先,那个先人的故事,觉得清明节充满仪式感。看到一个个被修正祭拜过的坟头,对死亡的概念就是人死了。被埋在土里。然后儿孙后代祭拜。
听说,人的死亡分三次,第一次是没有了呼吸,从生物学上讲他死亡;第二次死亡是下葬的时候,人们来参加他的葬礼,怀念他的一生,在社会上他死了;第三次死亡,是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把他忘记了,那时候他才真正地死了。
印象中,除了清明节,其他的日子,我们都忌讳谈论死亡,觉得说到“死”都是一种禁忌。一说死,我母亲,一个眼神示意,我就知道这个字不宜多讲。也本能地对“死”产生了敬畏。也越发地引发了我对死亡的恐惧。
现在而立之年,对死不惧,明白到不是死亡本身让人恐惧,而是在生的人对死亡的恐惧让人恐惧。我们怕死,怕死,并不是怕死本身,而是有太多的不舍和责任没有完成。不想和死沾边,所以才会忌讳谈死。但是死是生命的必经之路呀,无需避而不谈。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今年的清明节,因为疫情原因,很多人都留在工作所在地过了,不回老家祭祀先人,网络祭祀也就应运而生了。
祭祀网上可以免费创建纪念馆,写祭文悼词,鞠躬,献花,敬酒,上香,敬献花圈。一应俱全。果然紧跟时代潮流。今年的清明节,以这篇短文这样的方式祭祀您们---先人们。愿您们在天堂一方衣食无忧,愿您们保佑我们人间平安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