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吃完饭,收拾饭桌时发现下水道堵了。一阵忙活,父亲显得即焦急又无奈。我知道下水道正好经过家里的地下室,便提出来下去看看。
到了地下室,父亲终于爆发了。他的爆发就是唠叨。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从来都不是现在的样子。那个说一不二说干啥就干啥的父亲,在岁月地侵蚀下变成了一个可怜的小老头。在母亲面前不多说一句话,啥事先跟母亲汇报。可只要不见母亲,他又开始厉害了。
地下室里堆满了各种袋子,还有以前用过又舍不得丢弃的东西。父亲一边扒拉着那些东西,一边嘟囔着“你妈啥也不让扔,留着有啥用?”说完还叹口气。我就附和他“没用还留着干啥?”父亲的调门高起来“扔了,那你妈还了得?”站在他身后的我,差点没笑出来。
父亲拧开下水管道上的观察孔,我忙把接水的桶递过去。问题不是很大,几片较大的菜叶子掏出来就好了。临出地下室时,一杆老秤本来在门口竖着,突然倒地。父亲把它拿起来。看样子是想扔掉,想想又放回去了。
回到家里,我跟母亲说了说下水道的事。父亲突然问母亲“我把那杆秤扔了?”说完也不等母亲回话,先去洗手去了。母亲一听见扔东西,明显话里就带气“扔了干啥?”
一阵子沉寂,我忙打圆场。“那秤又不能用,留着占地方。”母亲想想说那秤杆可以做戴在手上的佛珠。我问母亲“谁给你做呢?”母亲不再说话,过了半晌说:“扔就扔了吧。”
父亲终于从洗手间出来,手里拿着拖把开始拖地。看着父亲佝偻的身影,心生感慨。以前的父亲,家里的事大小不问,全由母亲。退休回归家庭后,也只能处处听母亲的。我突然明白父亲为什么爱种地了。在那片地里,他可以完全自主。回到家里,就只能束手缚脚的,很不自由。这对于天下男性来说,是不是都有这种感觉?尤其是他们那个年代过来的人。
出门的时候我在想,我的父亲真是不容易。年青时,在外面不容易,年老了在家里不容易。不过年老了在家里的笑容比年青时,在外面的笑容要多。这个是可以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