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被问及我最喜欢的中国导演是谁。
那必须是姜文。
喜欢他的《太阳照常升起》,喜欢他的《一步之遥》。
姜文有股轴劲儿。这股轴劲儿从《太阳照常升起》里升起,然后就再没落下去过。
很多人不喜欢《太阳照常升起》,觉得这部片子神叨叨的,演员神经病,编剧神经病,导演神经病,一屋子神经病。
确实,那些台词,都是梦呓,是窃窃私语,是台面底下的话。
也是飞到天上才能听到的话。
这部片子可贵就可贵在它的先锋性,实验性。
姜文是个很疯的导演,一个精壮的中年男人在银幕上发癔症,犯浑,开枪打猎,和疯女人生儿子。
然后居然亲手杀了自己的儿子。
这是常规大导会拍的?
他真是个野心很大的导演。
在艺术创作和审美水平上,姜文一定是向塞万提斯、安德烈·塔科夫斯基(伊万的童年)看齐的。
看到饰演疯妈的周韵在树上喊话那一幕时我直接致幻了。
疯妈喊:“阿辽沙,别害怕,火车在上面停下啦,他一笑就天亮了。”
一般很中国的作品往往意味着两个极端——要么过于沧桑,写实,悲哀,孤绝,如这个伤痕累累的赤地,像《百鸟朝凤》。要么就是歌舞升平的粉饰,一团光怪陆离的泡沫。
所以敢大胆使用超现实手法的作品往往是文艺片,而文艺片更要注重跳出逻辑混乱,内容空洞的窠臼。
难得有这样超现实的作品,又这样的中国。
而姜文拍文艺片,怎么可能满足于一般文艺片虚晃几下摇臂,几场凄绝的声音转场,几帧象征蒙太奇,几个慢镜头,几幅空景呢。
姜文就磨,慢慢磨。磨剧情,磨台词,磨意味。
磨啊磨,磨个七年不算长。
写个有内容的故事是容易的,可意味深长,回味无穷的酒是难酿的。
有人说姜文的妻子周韵演技差,这点我完全不能苟同。
反而应该是:
“他的妻子是最懂他的女人。”
她知道姜文孤注一掷的豪赌,了解演技上的收放。神经质不好演,演得多一分是狂躁,少一分是矫揉。
在《太阳照常升起》中疯妈周韵说:
“不怕记不住,就怕忘不了,忘不了,太熟,太熟了,就要跑。“
疯子可以说这句话,傻子可以说这句话,他们一说这句话,黑童话的意味就出来了。
因为天真无邪,因为坦荡无欺。
因为春光越美越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