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之——兵不血刃。

这个成语出自《晋书.陶侃传》,原文:默在中原,数与石勒等战,贼畏其勇,陶侃讨之,兵不血刃而擒也,益畏侃。

“兵不血刃”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兵器上没有血迹,表示未经作战就取得胜利。

故事讲述的是,东晋的屯骑校尉郭默作战勇敢,曾与后赵的建立者石勒等人有过几次交锋,每次都是取得大胜。石勒和他的部下都很惧怕他。但是郭默这个人呢,可能有些持才放纵,一贯的作风是骄横跋扈,把谁都不放在眼里。

有一次,为泄私愤郭默竟然杀死了平南将军刘胤,平南将军比他的官衔高出很多,等于以小犯上杀了上司。事后,为了搪塞罪行,就大胆地伪造诏书,诬谄刘胤有谋反之行,向各州郡通报。

这件事情暴露后,宰相王导怕朝廷无力惩处郭默,为了息事宁人,不但不向他问罪,反而上书加封他的官职。

太尉陶侃知道这件事后,一方面上书朝廷请求讨伐郭默,一面写信给宰相王导,要求他公正严明,要采取果断措施。信中有两句话写得非常有力:“郭默杀害州官,朝廷就任命他当州官,杀害将军,就让他当将军,难道他杀害宰相,也就让他当宰相不成!”

王导读了这封信后,懊恼不已,内心受到很大的触动,便下令委派陶侃率军去讨伐郭默。郭默深知陶侃领兵作战十分厉害,听说他亲自来讨伐,非常焦急,打算率军离开江州南下。但陶侃出兵神速,郭默还未离城,陶侃的大军就已经将江州团团围住。

郭默想固守城池,但又知道自已不是陶侃对手,怕城破后难逃性命;想开城门投降,又怕朝廷要杀他的头,真是左右为难。他手下的一名小将见大势已去,联络一些小将他逮捕后开城门投降。陶侃终于不战而取得了胜利,平定了这次叛乱。

因此成就了兵不血刃这则成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东晋的屯骑校尉郭默作战勇敢,曾与后赵的建立者石勒等作过战,石勒等都很怕他。但此人一贯骄横跋扈,把谁都不放...
    朵花儿阅读 657评论 0 1
  • 陶侃是东晋时期的名将,出身贫寒,却凭借自己的努力,在那个最看门第的时期,从一个小小的县吏,一步步往上走,最后位极人...
    幻无名阅读 542评论 0 1
  • 梦境再美终是梦,见无染见醒当下。 【简书】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摘慧律法语 小故事~~~~~...
    释然无住阅读 170评论 0 0
  • 在《东晋初期的定海神针—温峤》一期中我们约略提到了平定苏俊之乱的晋军统帅陶侃,但似乎给我们的感觉是,好像这个人没有...
    轩辕说文史阅读 869评论 0 2
  • 第九十八章 兵不血刃3 看到那两个家伙手里的杂志,我和REDBACK相视而笑。他们那能说的都是耳熟能详的基础...
    羊儿小白阅读 349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