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天
读书笔记
每个人都想要找到自己的真理、传扬自己的真理;其实那一套“真理”,正是人们始终挣脱不出现状的圈套。
上主之子,或基督自性,没有性别之分,是你的生命实相。你其实也不是一个人,你只是“觉得”自己是个人而已。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富有意义,只是往往找错了地方,总是从世界中寻找,人们在内心深处感到空虚,却企图用物质世界的成就和人际关系来填补那个洞,但物质层面的东西,顾名思义,再好再迷人也只是过渡性的。
“能量可以转变”这句话,绝对称不上是福音;“造出能量的心灵是可以转变的”,这才是福音之所在。
真理重在觉知,而不在于白纸黑字中,但你是无法自行找到这一觉知的。已经生病的心灵岂有治愈自己的能力?由世界的角度来讲,答案是不可能的。你们需要外援,需要奇迹。
“凡是真实的”,是指你永恒不易的灵性,即《课程》所谓的“爱的思想体系”,它既不受任何威胁,且将带领你回归灵性。“凡是不真实的”,是指其他的一切,也就是“恐惧的思想体系”所带给你的一切后果,但在实相中,它根本不存在。“上主的平安”,那是《课程》的目标,你必须先进入这种平安,才能重新觉醒于你在天国内的生命实相。
实相及爱,原属自然之境是,抽象的;而身体与恐惧,则是反乎自然的,是具体的。
智慧,根据世界的信念,通常是指你对外在事物判断的又好又对;其实不然,“你是对的”这个意念,所带给你的,只会让你永远献身在这个娑婆世界。
纯洁无罪不是一种片面的本性。它是完整的,否则就不是真的。片面的纯洁无罪有时会显得相当愚痴。他们的纯洁无罪必需形成一种见地,能够普遍运用于现实生活中,才会转为智慧。纯洁无罪或是正知正见意味着你不再落入妄见,永远得见真实。
如果你继续去做你一直在做的事情,那么你就得继续承受你一直在受的后果。“一直在受的后果”,就是一张重返这个“地球”精神病院的“回程车票”。
所谓的奇迹,与任何有形层面的事物无关,它是“知见上的转变”,发生在人心里面。为此,不要设法去改变世界,而应决心改变你对世界的看法。
潜意识里因罪而衍生的内疚,那正是背后推动着世界运转的动力。
——以上摘自《告别娑婆》第三章
练习记录
1.一次,晚上九点开始,练习半个小时。
静坐。记着观念头不是观内容。知道就行。
生活实践
1. 今天自己跺脚半个小时,腿脚发热。
2. 上午给父亲全身轻拍一个半小时。前胸、腹部、后背、腿脚全部拍及到。拍打过程中双手交替随心而拍,轻松自在的只是拍打。天气降温了,父亲的脚底怕冷,下周去的时候要多拍脚底。
3. 下午和朋友一起喝茶,听佛经讲解,放下心中挂碍,生活本可以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