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深陷于对自我的寻找之中。
我有很多困惑。
之前每每看到奕晴因为运营而亢奋不已不知疲倦时,我会特别羡慕,慨叹这样的感觉真好!
于是,我开始了寻找与探索。不断努力去寻找自己的天赋、潜力。在加入剽悍读书营的自我介绍中,我写下2018的愿望,就是找到自己可以全情投入的生命之域。可是我的生命之域是什么?它在哪呢?
由于自己的局限,几经探索,无果。
比如之前我长期停留于做测评,我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我擅长做什么?甚至不断地给自己贴标签。殊不知这些标签的设定,会反过来局限自己。
今天昂sir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思维盛宴。几个问题,就帮我解决了困惑,打开了自我认知的大门!
001为什么要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的价值又是什么呢?要解决问题还是放大问题?亦或是其他?
002在过往成就中探索天赋
过去我以为天赋是天生的。殊不知天赋是做出来的!它是基于你过往所经历的成就事件的。那究竟该怎么去发现呢?
①把自己所做过的成就事件梳理出来
②然后找到每一件事情中那些“与众不同”“最为艰难”的“突破点”
③继而深入分析你是如何做到的?
④最后把这些闪光点总结为“带着具体场景的独特”的天赋。
不断深挖细节,最终背后都将指向一个词——天赋。
003从快乐中规划兴趣
昂sir说,不要急着贴标签以及确定范围。
因为很多时候往往是不是不感兴趣,而是没有获得成就感。更多时候是因为害怕、恐惧。
只有当你在这件事情当中已经找到了成就感但仍然不感兴趣时,才是真不感兴趣。
那该如何挖掘兴趣呢?
老师说当有兴趣时,去的方向一定是充满快乐而非带着痛苦的。我深表同意!
004给自己一个可能会吓到自己的愿景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也曾被这个问题困扰很久。但赵老师三言两语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是愿景与天赋的连接,是找到自己的使命。
那如何去做给自己的人生赋予意义呢?小方法:
①用:我不仅……而且还……;我……的样子,一定很酷;如果能拥有……那就太棒了等等句式来先燃起梦想的小火苗。
②接着寻找榜样、标杆,从榜样那里寻找热情。
③最后自己连接,用愿景+天赋,就是那个属于自己的独特使命。
以上这些问题,我可能要花几天几月甚至几年来寻找,才能找到答案。
感恩老师带来的思想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