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嗣轩
故事的主角罗辑在《三体》系列中是个极其悲剧的形象,他在“救世主”与“普通人”甚至“罪人”的角色中一遍又一遍得变换着的身份,最终竟因“拯救地球的方式威胁到了别的星球的安全”而被控告。
一开始,他是无助的,包括在授权他这个身份的人在内,都不知道为什么他可以成为“面壁者”。在他被授权之后,他选择了不作为或者是乱作为——运用自己极大的权利去谈恋爱。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在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权利时,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责任与压力,他竟从不知所措变成了随心所欲,虽说有些讽刺,但这不正体现了他强大的心理素质。当他所爱的人被迫“冬眠”的时候,他才开始改变自己,开始承担责任,承担拯救全世界的责任。在《三体2》的最后,联合国用罗辑的权利与权威,开启了雪地工程,在这个工程停止后,罗辑一下便成为了“人类的罪人”,甚至在他坐别人的车时,也被人“请”下来。在全世界仇视他时,联合国却无动于衷,可能从始至终,罗辑只是他们的一个棋,而这时也便是放弃他的时候。但他并没有抱怨,没有申诉,尽管他已经有了与三体人谈判的资本。他选择孤独地,用自己最后的尊严与力量来拯救这个不爱他的星球,他成功了,他赢得了这场谈判的胜利,并最后选择做一个孤独的守卫者,守卫这个善变的星球。这就是他的蜕变。
书中还有大众化的人性。在面对三体人的入侵,提出了很多种的方式应对,其中一种变是逃亡主义。当然,不可能所有人都能走,总有人会要留下来。在我们看来,这似乎很好决定,那些对人类,对未来有贡献,有帮助的人,带着人类最后的火苗离开地球,守住人类最后的希望。但事实上呢?真的可以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我记得我曾看到永生技术的设想,我认为,一旦这种技术的发明,并不一定是好事。因为这涉及到一个很重要问题——谁可以享受它?有钱人还是有能力的人?无论是哪一种,都会有人认为不公平。《三体》中的逃亡主义也是这样的道理,很难确保每一个留下来的人都心甘情愿吧,如果真的实行这个计划,地球必将陷入混沌。除此之外,还有对罗辑的态度的转变也体现了人性。从一开始的崇拜,到最后的仇视,在他成功拯救地球后人们对他的感激,到后来又控告他“涉嫌危害别的星球的安全”,使人们的这种善变暴露得淋漓尽致,他们从未设想过,如果不是他,谁还有机会站在这里控告他这荒唐的“罪行”。
书中所体现的人性虽然很无情很冷酷,但却是一个个现实。也许这正是这本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