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情社会几千年来一直是很微妙的变化发展着,如今微信朋友圈体现的淋漓尽致。作为一个主体的我,每天早晨第一件事情不再是刷牙穿衣服,而是打开手机看一看朋友圈,快速恶补一下朋友圈从凌晨到早晨起床为止的好友动态。自己每次要发朋友圈,都要纠结半天,不知道该屏蔽领导呢,还是自己的亲人,或者是其他与此有关的朋友。就这样早晨的半个小时过去了。索性自己就放弃了给好友的点赞和评论,自己也停止了构思要发什么内容的朋友圈。匆忙收拾东西准备一天的工作。
我有几个好友很有代表性,一个F姓女性朋友很久才转发一篇标题(很黄很暴力)与内容无关的文章。和她聊微信,也是我说了很长很长的话,都盖住了宋仲基的脸了,她还是象征性的说了一个“哦,嗯”就没有下文,只是在聊天对话框一直是对方正在输入文字等。自己瞬间觉得很后悔为什么要和对方聊天呢。真是自讨没趣。但是不久之后,这个女性朋友就在微信发一段话:各位亲,从今天开始我就要开始代理微商了,要不停的刷屏,希望不要屏蔽我。马上下面就是与此无关的心灵鸡汤的语录。你会觉得一个最原始的女性又被微商攻占了。从此再也不相信微商会有发出真情实意的朋友了。如果单纯发产品图片还是能忍受的话,那么一个男性Z朋友,那就让人觉得奇葩的无语了,他是代理卫生巾的。之前很久从不发朋友圈,到如今每天都要发十几条关于卫生巾的朋友圈。好几个都是转发的视频产品介绍,更让人觉得恶心的是那个用完卫生巾之后留下的肮脏恶心的东西,也给你发。不知道他怎么想,反正我们其他好多人都在说已经把他屏蔽了,但是我没有屏蔽他,不是我很重口味,而是要看看他能坚持多久,直到如今我失败了,人家不但坚持下来,而且是全家总动员,不但卫生巾做的风风火火,而且真的有了工作之外的收入,每天发货单子和送货视频发的那叫一个乐此不疲。真是励志版的第N个马云。
当然除了微商的,还有就是晒美食晒孩子,这些就是老生常谈,暑假晒旅游的那可是最新兴起的朋友圈事物。一个最佳时间段,很多好友都在享受着年假。全家总动员,我不用打开百度看全国各地的风景图片,只要动一动手指头刷一下朋友圈,旅游照片就像镰刀收麦子一般井喷式出现在我的眼前。我一览众景。把拍摄好的图片保存下来,作为我写文章的配图。作为我的任何好友,我只有屏蔽他们不看我发的东西时候,我一般不会屏蔽别人的微信,除了每天地毯式轰炸的微商,自己较劲脑子用两个手机做的聊天收米图。更多的就是这些旅游的童鞋。因为他们去的地方,给与我更直观的了解各地的风景,我也要看一看。也可以让我构思如何更好地写一些旅游散文笔。你花钱去旅游,我免费看风景。因为通过这样,我才能知道所有人的动态;因为只有这样,我才知道他最近忙什么,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超过十分钟的话题,不再是嗯,啊,呵呵之类的语言。当然这样的话以后在沉寂很久的群里碰到还能有话题聊,也让对方知道我很关注他。虽然没有点赞和评论;每个人都是早晨开始以一段心灵鸡汤鼓励自己,然后开始晒自拍加上自己的微商产品以及总代理编的或者不知在哪里找的微商鸡汤的文字充点一下门面。对于这样的情况我绝对不屏蔽,但是我也不会多看一眼。只是用余光扫描一下。
朋友圈是一个很让人难以说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除了之外,我更喜欢有些有共同爱好读书写作的人转发的名人文章或者针对社会热点独到的评论,关注一些大媒体的公众号,我就能在碎片式的阅读中了解自己需要什么东西。在我的心目中朋友圈已经不再局限于简简单单的朋友之间的事情,而是更多提前于媒体报道当地比较热点的社会事件,或者是比较受关注度的国内国际的事件。甚至有可能是某一个突发事件的现场直播。
我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也有自己每天固定的发朋友圈,当然我是发一些与文学有关的东西,虽然关注度和评论不是很高,当然我也没有主动去推销或者找公关公司包装策划,都是靠自己的真本事 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当然这个我知道这需要很久的时间,也很困难重重。 微信公众号首先第一篇文章时自己的原创;大部分都是自己写的小说或者散文;第二篇文章是政言政语,多是非官媒对于腐败或者某个政治人物的评价;第三篇文章政论,看某个有影响力的大V写的自己独到的见解;第四篇文章是与教育有关的,主要是剖析国内教育体制的弊端和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第五篇就是与IT有关,其实就是iPhone的所有正面和负面新闻柔和在一起;因为iPhone代表手机行业的风向标;第六篇就是很多名家写的经典散文,让我读起来特别的有韵味,回味无穷。第七篇就是某个人的专栏,当然大部分都是柴静的,因为我欣赏她瘦弱的身体蕴藏的新闻敏锐大能量。辛辣的文笔让人叹为观止;第八篇就是我自己认为比较经典的著作连载,让有些人不愿意买书的,可以抽出一点时间,看一看名著。陶冶自己的文化情操。
当然我在别人眼中的的微信也是奇葩的,我每天早晨八点就会发一个历史上的今天,然后中午之前把公众号的前两篇一分享,到中午的话把凤凰网的午fun分享,到下午四点之前,再分享三篇文章,然后把自己的小说连载转换成图片的形式发出来,到晚上十二点之前把剩余的三篇文章分享出去,基本上没有人点赞或者评论,只是像我看别人微商的朋友圈一样,自己刚开始有些难受,但是慢慢适应了,因为你自己已经形成固定风格,所以别人也就默认了,你不发才不正常,你发了也就和别人看到一个微商的朋友一样,就用余光看一眼就完了。毕竟你发的文章和你现实中的个人心理状态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朋友圈的奇葩事很多,不是一篇文章所能说完的,甚至可以写成一本书,很多人吐槽当下的中国人离不开三样东西空调、WiFi、朋友圈。但是对于一个越来越封闭自我社交的人来讲,你想了解朋友的最新动态或者奇葩事,就必须不停刷朋友圈,虽然是一种“病“,但是总比没有什么话题可怜的尴尬症要强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