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轨是时代的进步
中午刷朋友圈,疑似白百何出轨的爆料刷屏了。不出所料,下午,广大的自媒体及一众吃瓜群众又高潮了。
出轨,无论是在娱乐圈还是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是一个极其敏感的话题。因为出轨,它在我们的婚姻关系中是一个极具杀伤力的情感障碍。很多人在遭遇被出轨时,都自己感觉经历了人生的最低谷,所以出轨被称为婚姻和爱情的头号伤手。
坦率来讲,从时代的大背景下看,出轨是一种时代的进步。可能有的人无法理解,为什么把出轨视为时代的进步?
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2001年时,中国有部很经典的电视剧叫《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部片子的影响力到现在都很大,甚至于许多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一听到《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就毛骨悚然。看电视剧名,没看过的小伙伴们会以为是和陌生人发生的故事,其实,这是一部关于家暴题材的电视剧。在1995-2001年初那个阶段,当我们和长辈聊起那个阶段,或者去关注那个时代的影视题材,你就会发现,当时我们中国人大部分婚姻家庭的主要矛盾,是家暴。
随着时代的发展,家暴这个婚姻的主要矛盾,逐渐淡出舞台。并不是现在就不存在家暴,而是家暴的比例逐渐减小,而什么比例上升了呢?出轨!
反观这十几年的影视作品,第三者,小三,出轨这些词汇频频出现。文化产品都是基于当下时代的产物。我们的文化都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但为什么出轨在我看来是种进步呢?对于家暴而言,大部分的受害者是女性,就如同现在的出轨。在婚恋关系中,被出轨的对象往往也是女性。对家暴而言,女性是绝对的弱势。从家暴这种纯粹的生理上的暴力,转向一种更温和的方式,这是我认为它进步的一点。但这并不代表出轨就是好的,就是可以被接受的。
二、大背景下看出轨
既然出轨对我们的亲密关系伤害如此之大,那为什么有人还是会出轨呢?
我们中国人对于家庭的观念重于西方国家。在我们的意识里,我们在意集体、家族多于在意我们个人。在这样的婚姻观念里,婚姻变成了一场赌博。甚至有这样一句话: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
我们把婚姻看作一场不可输的比赛。我们过于看中婚姻的意义和它在我们我们生命中的比重。它让离婚的代价变得非常大。就像在我们这样的小城市,一个离过婚的女人,大都会被贴上糟糕的社会标签 。
相反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出轨的代价却越来越小。越来越多的人,笑贫不笑娼,更多的人放弃了道德的考察,更加注重物质的比重。而且,我们赋予婚姻太多它无法承担的意义:有人期望通过婚姻改变命运,有人期望在婚姻里实现自己无法实现的东西。正是因为我们给予婚姻它无法承担的意义。当婚姻成为鸡肋,嚼之无味,又不敢弃时。有一部分人就进入了婚姻的不正常通道,出轨。
三、深入内心看出轨的人,懦弱又不忠于自我
我见过出轨或者在名存实亡的婚姻里苦苦挣扎的人。当初,大约都在“侥幸”心理作祟、加上某些利益关系,不忠于自己地走入婚姻。
他们大约以为,磨合会让不适合的人变得适合,或者把追求理想生活的责任推卸给伴侣和时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人都会最终明白,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一点大约是不会改变的。那些不甘的、不能释怀的感受,并不会因为习惯和将就而消失。
相反,在经历了生活和感情的不断冲刷之后,人们会发现真相越发赤裸裸地展现在眼前:什么样的关系,才是我想要的。
正是这种种不忠于自我而又懦弱,很多进入出轨这种不正常的亲密关系中。
例如白百何的经历,亦如最近热播剧《人民的名义》中的祁同伟,类似的经历,娶得人和嫁的人都能够带给自己不一样的视野和高度,结婚后得到的远比恋爱前要多得多,但是最后呢?不忠于自我却不舍得既得利益,最终都侥幸地都走上了出轨的不归路。
四、婚姻是场契约关系
其实,我始终认为。婚姻是场契约关系,我们要在终于自我的前提下,去选择一个人进入我们的生命,给予我们同行的勇气与力量。
对婚姻的坚守更多不是对另一半,而是忠于自己。
有时所有的混乱都源于最初自己对自己不坦诚,过程中遮遮掩掩,将将就就,结尾阶段的贪婪,什么都想要。
一辈子只喜欢或者只爱一个人可能是不可能的。欲望并无善恶之分,甚至许多都源于爱与美。但忠贞却可以是一种选择,不为对谁,有时只为对自己。自控力是人在欲望面前最后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