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以及生活娱乐内容的不断丰富的现状下,男性作为社会化动物受到更多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家庭层面上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父亲在家庭的中的缺席。父性的缺失已然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了。近几年开始很火的如《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无不都是基于这种现状而呼吁父亲回归家庭而纷纷出现的。
父亲如果长期在家庭中缺席,必然对妻子和孩子的关照就是缺乏的。对孩子关照的缺乏将会影响孩子人格的形成,特别是人格中理性化部分的形成。而同时对妻子关照的缺乏,不仅影响夫妻和睦,还会导致母亲由此产生怨念并投射到孩子身上,更加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
通常父亲的缺失,会造成孩子动力系统方面的问题,因为父亲的形象是极大的影响孩子的理想化形成的。然而,在课堂上老T讲述他的成长史中,他的动力系统并没有问题,这是因为他父亲身上的力量、活力和能力在他小时候起到了良好的榜样作用,让他形成了很好的理想化。这种理想化的形成使得后面即使父亲的形象在空间上不在场,却仍然能起到心理上在场的作用。
而如果一位父亲一直在孩子的身边,但是在精神层面上,孩子对父亲的认同是认为其没本事没力量,那么这会使孩子的理想化形成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理想化坍塌的情况。这样的孩子大多表现为在学业上缺乏动力。
同时建立起对父亲的理想化,还能帮助孩子脱离与母亲的原始依恋,从与母亲的原生关系中分化出来,完成最早一级的社会化的转化,并促进个体化的最初形成。
由于男性是社会化的动物,是力量的代表,所以孩子在理想化形成的过程中力量和攻击性等元素主要是从父亲那边获取的。
那么具有攻击性和缺乏攻击性的父亲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呢?
第一种,有攻击性的父亲,说明他身上的能量和活性足够。但这种攻击具有高维和低维之分。低维的攻击就是暴力,高维的攻击主要表现为创造力(正是由于创造力让攻击不以暴力的方式表现)。
低维的攻击性会造成孩子的自尊受到破坏。
但在咨询中,攻击性的能量是可以通过引导进行升维转化的。在老T的治疗经验中,只要治疗过程中父亲配合能来,父亲身上的攻击性都能得到很大程度上的转化。
第二种,缺乏攻击性的父亲。主要的特点是:1.性格缺乏张力(因为攻击性就是性格的张力)。具体表现为在家庭和工作岗位上都不愿意站到主导的位置上去,因为主导位置上是有挑战和竞争的,而这时他们回避的。2.他们的想法缺乏感染力和说服力。因为他们常常不愿做抉择和决断。3.缺乏力量感。
温尼科特的理论认为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需要攻击性的,如果他们的攻击性出不来,将会造成他的个性化也出不来。(老T门诊案例:一名一路从师大附中、复旦大学毕业,明年要去留学的男性来访者,国庆期间在家里玩手机时,母亲跟他说不要玩了,多陪陪家人,他就突然嚎啕大哭起来。后来在治疗中他说嚎啕大哭是因为觉得自己这么多年来一直那么乖,那么听话,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现在连玩下手机都不行了。他觉得自己非常委屈,觉得自己除了学习好以外,其他都很匮乏。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个性化没有出来的案例)
虽然父母对孩子的理想化形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影响也是有时限的,一般到初中就差不多了,之后他们会自己去寻找。后面的亲子之间剩下的更多就是感情性和记忆性的依恋了,这种联系其实是很脆弱的。
其中寻找理想化中最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阅读,所有现实中找不到的都可以在浩瀚的书海中找到,用老T的话说就是“书籍中一定有你要寻找的灯塔。”所以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了帮助他们获得知识的增长外,也是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理想化和良好人格系统的重要促进力。很多孩子都是在初中阶段出问题,变“坏”,主要就是之前没有通过父母形成较好的理想化,在不以父母为理想化对象之后又没有找到阅读书籍这个路径,所以他们最终转向到现实中去寻找所谓“有力量的”理想化的对象,在各种喝酒抽烟中追求独立和个性化的表现,最终坠落下去。所以要让孩子保持有良好的发展的态势,帮助他们完成阅读习惯的建构是非常重要的。
课程中的其他踩点:
1.咨询中很多生完孩子的女性哭诉,发现她的老公和以前不一样了,他们不爱孩子,就像孩子不是他的一样。对于这个现象,可以做如下解释,首先男人成为父亲时,还面临一种情感的升级,即由对女人的爱升级到同时对女人和孩子的爱,这种升级是有难度的。
第二,男性和女性不一样,没有经历十月怀胎以建立与孩子的情感链接,孩子对于他们来说是突然出现的。再加之第三个原因,人,特别是男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其情感链接的形成是需要一点点的不断磨合形成的。所以男人在有孩子后,是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来完成情感升级的。
2.关于温尼科特追求学术、宗教和运动的兴趣的探讨
1)学术的核心在于思维的训练,学术对思维的训练,有助于人进行人生发展的建构。高中时期是开始人生发展建构的重要时期。
2)宗教最重要的影响在于对人信念系统的建构——你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3)运动。最聪明的大脑,最野蛮的身体。当你对自己的身体热爱的时候,你不会暴胖,50、60岁都能保持匀称。身心合一,你才会有好的自律、自控、自省。
3.虚构的爱与真实的爱
1)迷恋与虚构
虚构的爱,迷恋,因为是你自己创造出来的。(鲍勃迪伦:到最后你会发现所有的一切都是弥天大谎)
温尼科特第一任妻子艾利丝身上存在的偏移——深邃的去理解人性,即使你身上具备有很完美的元素,但仍然会有表象世界的无法理解的偏移——对这种偏移的洞察和理解——就能很好的进行共情。
2)真实与不完美
完美是我们虚构出来,不完美才是真实。
当你去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当你摆脱迎合和顺从——你才能洞察你周围的客体关系。
我们难受、痛苦——碰撞就是真实与虚构之间的摇摆——文学作品的产生。
我们被虚构圈禁着。
4.性,攻击性,驱力控制(P72)
压抑,一般在很早的时期就完成了。
驱力控制不好,那么其中蕴含的巨大能量就会把你的动力系统拆解掉。
5.克莱尔•布莱顿(P89)
只有爱情,才可以催化出不同的生命形态
爱情中的需要的真正的活性不是标准化,而是本心的力量。
心理学上的形象:克莱尔承担了一个足够好母亲的职责,但并没有因此而丧失了自己(因为她提供完美的镜映?)
克莱尔之于温尼科特是作为一个主体,与他建立玩耍性的关系。(尼采:成其为真正的人就是游戏之人)玩耍的关系需要边界清晰,彼此之间有空间,也有空间的叠和。
亲密关系本身就带着一种伤害性在里面,所以如果自体还没建立好,不要太急于进入固化的关系中,一旦固化关系建立,伤害就来了。
和你建立过亲密的人当中,第二个与第三个之间有无区别,如果有,说明你的模式在完成转变,模式有转变,这样的关系更加有生命力。
生活中要有灵感,才能很好的建构你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