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的助农振兴实地考察之旅落下帷幕,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难以忘怀的不仅是清润肥硕的瓜果,还有果农们辛勤劳作的身影和无穷无尽的智慧。
七月上旬,碧蓝的天空和耀眼的阳光共同组成了夏日最美好的画卷,“贝多果”社会实践队在化州市瑞润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助农活动火热开启。我随着实践队来到了种植基地内,不曾想,一段美妙的旅途即将开始。
踏上瑞润种植园的土地,凉爽的山风迎面吹来,远方的风带来了蔬果的清香。走近种植园,一个巨大的红色牌坊映入眼帘:化州市瑞润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像是张开怀抱盛情欢迎我们的到来。随后合作社的负责人亲切地给我们一一介绍种植园内的各种瓜果蔬菜。园内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有南瓜、丝瓜、葫芦瓜、玉米,而主要种植的水果有葡萄、百香果、火龙果和番石榴。其中,瑞润种植园内最具特色的农作物当属“巨人稻”。这种稻谷像高粱一样身形笔挺,穗长粒多,圆润饱满,平均每蔸水稻植株高达1.8米,最高达到2.25米,甚至比一个成年人还有高上许多,“禾下乘凉梦”逐渐变成了现实。
图为合作社农民为展示“巨人稻”高度。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罗诗 摄
在实地考察的这几天里,负责人耐心地给我们讲解各类蔬菜水果的种植技术以及所需的种植条件。从果农们的口中了解到,化橘红作为化州市的标志性作物,对土壤的要求却不低。化橘红具有的品质特色取决于化州市内特定的土壤条件和气候环境。正是因为化州市种植化橘红的土壤属偏酸性赤红土壤,土壤结构良好,富含礞脱石、锰、镁、铁、锑等微量元素,才能使得化橘红拥有化痰止咳的独特功效。但是,想要培育出优良的品种,就必须掌握成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和种植技术。种植园内最常用的“柑果佳”是他们团队自主研发的果实喷涂剂,主要是防晒,防果实日灼病,防虫害,对土壤的酸化也有一定的改良作用。我不禁为农民们的深藏的智慧感到惊叹。古往今来,劳动就是人民生存的重要手段,而由此展现出的创造力更是无可比拟,从最初的木耙木锄,再到如今的科技农耕,无不在述说着国家一步步的强大。
图为瑞润种植园内柑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聂学荣摄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习总书记曾说过:“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发展起了农耕文明,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新中国成立之时,农民大军为我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工农联盟牢牢不可分割。因此,解决“三农”问题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现“三农”的全面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补齐“三农”短板,与亿万农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迈进全面小康社会和迈向全面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迫在眉睫。习总书记表示,全党应该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历史性地解决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结构性问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奠定基础。
图为合作社内农民与实践队成员聚餐。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钟华摄
在最后一天里,合作社负责人与我们实践队队员一同进行了聚餐。在饭桌上,我们欢声笑语,桌上放着的是天然绿色的农家蔬菜,脑海里回荡起这10天来在种植园内跟随果农们学习到的农耕知识。这一顿饭,我们被笑声浸润,在瓜果飘香的种植园里,尽情享受着乡村的美好闲情。
这一次实践活动队员我来说意义非凡。10天很长,长到我能够学习各种各样关于农业的知识,与种植园内的农民们一起劳作,欣赏种植成长的果实;10天很短,短到在结束实践活动的那一天,我停留在合作社的门前,久久不远离去。
拍摄者:罗 诗
钟华
聂学荣
撰写:张苑童
初审:萧铭桦
复审:钟 华
彭晓晴
终审:张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