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在的思维导图
2017年12月22日天气寒冷却挡不住老师们学习的热情,大家从全国各地赶往青岛赴一场与思维导图一夜两天的神秘约会!
现将本次课程体会最深的几点总结如下:
一、图与人
在本次课程学习之前拿到一幅思维导图,总是习惯性的从图的角度去审视评价,看到的只是表面的图所呈现出来的东西,比如中心图是否有吸引力,线条是否流畅,小图标能否达意,整体布局是否均衡合理,关键词是否精简明确,完全没有从人的角度出发去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表现安排,有时甚至考虑不到关键词的层级结构,而丽琼老师告诉我们一幅好的思维导图如同好的文章一样是可以从内心打动和感染你的,是可以和观者产生强烈的共鸣的,有时甚至能让读懂的人感动得落泪。这让我感到意外的同时也陷入深刻的反思,换个角度去看问题就会收获完全不同的天空,以图为媒介,通过图去发现和探究一个人的内心和思维架构,在之前的学习中是从未体会到的,无疑从人的角度去看图才是真正的人性化的规则。
二、品鉴
品为优品,鉴为鉴真,品鉴一词多在书画鉴定时出现,说实话之前的点评只是停在表面的,对图的感性的认知而很少有深层的理性的判断,因为心中没有标准和原则便无法评说,有时觉得品鉴比绘制还要重要,如同绘画中说的“眼高手低”是有进步空间的,若是眼界低了那是很难画好的,自然手眼脑共进是最佳状态。作为老师若不能准确从众多学生作品中选出那个真正优秀的,就会给孩子们树立不规范的榜样,那后果也是很严重的。丽琼老师教我们绘制的同时也教我们如何品鉴,而且带给我们的是国际评判标准,是导图品鉴的最高准则,这就是选择老师的重要性,一出手便是国际范儿,虽然在此之前也咨询过其他的认证班,却一直在犹豫甄别,但接触过老师之后便很快认定,虽然聊的不多,可是心里的信任和亲切感是骗不了自己的,缘分使然或者这就是老师所说的吸引力法则吧!
三、通感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在此之前怎么也不会把这么抽象的词语和思维导图关联起来,在导图中通感出自品鉴,在总体感觉里占5分,分数不多却是很难拿到的,通感体现在导图里的例子是这样的:比如一个表达食品的图像画得让人很有食欲很想品尝,似乎能闻得到香味的感觉,这样就算有通感了,至于具体5分能给到几分就看品鉴老师当时的主观感受啦!通过老师这样的举例似乎一下子明白了,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四、绘画与导图
有很多初学导图的人会问:“我不会画画能学会画思维导图吗”?你是不是也这样想呢?在最开始或许是因为有些绘画基础的关系,每次作业一出来总能得到大家的围观和赞许,对此我也曾心中窃喜,思维导图和绘画比真的简单很多,图的视觉呈现很容易就做到了,可是随着对思维导图深入了解便很快发现问题,表面的东西通过刻意练习是很容易做到做好的,而深层的思维表达逻辑结构是一个人认知的积累,智慧的输出,是固有的甚至是习惯性的不能轻易改变的,而这深层的逻辑思维再现才是思维导图的核心。在整个课程中丝毫没有感受到绘画基础所带来的优势,有时反而因想完美而更费时。导图毕竟不是绘画,图只要达意便好,记得有本书中提到,任何智力正常人的绘画水平都可以通过后天训练达到美院级别,而思维就不一定了,丽琼老师自己也说画导图的上一次执笔画画是在初中时代,而现在却是博赞心中的冠军,所以再也无需纠结这个问题。
两天的面授课程收获良多,需要用时间和行动去实践。最后感谢优师优课的组织个筹备,感恩丽琼老师的倾囊相授,博赞先生在他的书中提到,导图要手绘过百幅才是入门,过千才是会用,过五千才是领悟,相信再小的努力,乘以365都会变得很明显!加油!